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唐纳德·特朗普征收的大部分关税超出了其作为总统使用紧急权力的权限。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周五表示,这些对几乎所有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征收的所谓”对等关税”属于非法实施。该判决维持了国际贸易法院五月份的裁决,同样驳回了特朗普关于其全球关税符合《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的主张。
受此次裁决影响的关税多数源于今年四月宣布的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关税的政策,特朗普当时声称此举旨在纠正与美国”不公平”的贸易关系。法院并未叫停关税征收,但表示该政策将持续实施至十月中旬,为美国最高法院的进一步法律挑战奠定基础。
尽管存在诸多未知因素,以下是目前我们对这项裁决的理解——以及它可能对美国总统标志性政策产生的影响。
通过7比4的投票结果,上诉法院支持下级法院的认定,即特朗普无权实施全球关税。这主要基于特朗普用以证明政策合法性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法官们指出该法律并未授予”征收关税或其他类似税费的权力”。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特朗普关于紧急经济权力允许其征收关税的论点,并称这些关税”因违反法律而无效”。
特朗普立即对该判决提出批评,在裁决公布后数小时内通过Truth Social平台发声,称上诉法院”高度党派化”,并指责该裁决对国家而言是”灾难”。他写道:”若任由其成立,这一判决将在字面意义上摧毁美利坚合众国。”
这项已有数十年历史的法律在特朗普的任期内被多次启用,它赋予了美国总统在应对国家紧急状态或海外重大威胁时的广泛权力。这项1977年通过的法律规定,总统可以采取多种经济手段”应对任何源于美国境外、对国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经济构成异常特殊威胁的情况”。前总统奥巴马和现任总统拜登都曾动用该法——2014年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时,以及八年后全面入侵乌克兰时,他们都据此对俄实施了制裁。
但联邦上诉法院在裁决中明确指出,这项紧急状态法”并未授予总统征收关税的广泛权力”。法院表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既未提及关税(及其任何同义词),也未设置程序性保障措施来明确限制总统征收关税的权力”。特朗普当初推出全球关税政策时曾辩称,贸易不平衡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因此构成国家紧急状态。但法院裁定征收关税不属于总统职权范围,”财政权(包括征税权)属于国会”。
此次裁决不仅对特朗普的核心政策议程造成重大打击,更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即时影响,并波及全球市场。关税是企业从国外进口特定商品时必须支付的税款,因此会影响销售额和利润率。”企业将面临不确定性,”牛津大学和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岳博士向BBC广播4台《今日》节目表示。关税旨在阻止国内企业购买外国商品,进而影响国际贸易。由于各国都在观望美国最高法院是否会受理此案(这种可能性很大),他们可能会决定暂缓与美国开展商业往来。岳博士指出,这种情况可能”抑制经济活动”。
政治领域也可能感受到重大连锁反应。例如,若最高法院推翻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决并支持特朗普政府,或将开创先例,使总统更有底气比以往更激进地运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此案现在极有可能将提交至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明了应对这一挑战的决心。”我们冷漠且愚蠢的政客们曾允许关税手段被用来对付我们,”特朗普写道,”现在,借助美国最高法院的力量,我们将运用关税造福国家,让美国再次富裕、强大、伟岸!”美国最高法院中占多数的保守派大法官可能会更倾向于支持总统的观点。九位大法官中有六位由共和党总统任命,其中三人是特朗普在其首个白宫任期内提名的。但当总统推行国会未直接授权的政策时,最高法院也会表现出更严厉的态度。例如在乔·拜登总统任内,法院扩展了所谓”重大问题原则”,以此否决民主党人利用现有法律限制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为数百万美国人免除学生贷款债务的努力。
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近乎全面的关税政策非法。法院现已给予美国政府直至十月中旬的期限,就该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此案结果将对美国经济及其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若最高法院维持原判,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外界将质疑美国是否需退还通过进口产品征收的数十亿美元税款。这还可能使英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经济体陷入困境——它们是否仍受限于八月底截止期前与美国达成的各项贸易协定?当前正在谈判的其他贸易协议也可能陷入混乱。若维持原判,上诉法院的裁决将对特朗普作为交易达成者的政治权威和声誉造成沉重打击。但若被最高法院推翻,则将产生相反效果。
此项裁决针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该政策对包括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在内的全球多数国家实施了差异税率拼凑体系。针对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几乎所有商品征收的关税,将持续有效至十月中旬。上诉法院表示,10月14日之后这些关税将不再具有强制执行力。另外,根据另一项总统授权实施的钢铁、铝和铜关税将继续保持效力,不受本案裁决影响。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y983g8jr5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