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将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库克则表示不会离职,并威胁采取法律行动。无人确知事态将如何发展,也不清楚是否会最终诉至美国最高法院。可以明确的是,这种情况极不寻常——它正引发关于美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严重质疑。
数月来,这位美国总统持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通过降息刺激美国经济并降低政府借贷成本。他多次将矛头指向美联储主席杰伊·鲍威尔,用”行动迟缓”到”愚不可及”等各种词汇加以指责。此举虽引人注目却非史无前例——总统与美联储的争执可追溯至数十年前。1960年代,林登·约翰逊总统曾在利率争论中将美联储主席推搡至墙边。如今的不同之处在于,特朗普不仅攻击鲍威尔——更意图重组整个美联储理事会,代之以与其政见相合的人选。这正是令经济学家与投资者如坐针毡的原因。
美联储自1913年成立至今,从1970年代末期起确立两大核心目标:保持物价稳定与实现最大程度就业。关键在于其独立性——这意味着即使可能触怒政客,它也无须经过国会或总统批准即可调整利率。正如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所言,美联储的独立性正是为此类时刻而存在:当政治领导人推行高关税等可能抑制增长、推高通胀的政策时。
让政治主导货币政策可能带来风险。降息初期或会带来经济”糖瘾”般的快感,但长期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市场动荡及借款人成本增加。2010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曾警告,政治干预可能造成破坏性的”繁荣与萧条”周期,加剧通胀管控难度。这不仅是美国国内问题——全球投资者将美联储与美国国债视为金融避风港。若其公信力遭质疑,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可能上升,鉴于美债在全球资产定价中的基准地位,此举或将引发连锁反应波及世界。
截至目前,金融市场似乎对特朗普的最新威胁处之泰然。但形势可能急速转变。美联储的独立决策能力历来被视为美国经济稳定的基石,而今人们担忧,这项与诸多规范相同的传统正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lydvlx504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