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饰品店的兴衰:一代英国青少年的集体记忆
对贝丝·瑟比来说,少女时代的周六若不与朋友同逛克莱尔饰品店(Claire’s)就不算完整。但随着这家连锁品牌前途未卜,这个标志性的青春期仪式正面临消失。
现年30岁的贝丝回忆,在2000年代末,她和朋友们会用零花钱购买该品牌的磁吸耳环、徽章和脚趾环:”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她形容当时的购物体验如同”实体版Temu”,”用买麦当劳或汉堡王剩下的零钱,就能买对耳环、项链或书包挂饰,只需花费50便士到2英镑”。
经营困境
由于销售下滑和激烈竞争,克莱尔近日为英国和爱尔兰业务委任了破产管理人。虽然声明强调其英国278家和爱尔兰28家门店将继续营业,但已停止线上销售。这个源自美国的品牌于90年代中期登陆英国,迅速成为青少年购买发圈、闪亮蝴蝶夹、闺蜜项链和唇彩的首选地。
青春记忆博物馆
“这是年轻人的终极商店”,29岁的埃拉·克兰西说。她难忘用零花钱购买耳环、发圈和小蜜缇润唇膏的经历,尤其记得与朋友购买的”书呆子眼镜”——无度数的粗框装饰眼镜。23岁的薇安·廷斯利-加德纳形容店铺”充满粉红泡泡和少女心”,埃塞克斯郡的克莱尔门店是她购买钥匙扣、耳环和文具的圣地。
店内”神秘福袋”和”10英镑任选5件”的促销策略,将购物变成寻宝游戏,完美契合青少年的消费能力。这里还是年轻人穿耳洞的经典选择,常推出特别优惠。
成长之殇
但许多顾客在中学时期突然觉得这个品牌”不再酷了”。23岁的西娅拉·西尔瓦诺约13岁时转投Primark的怀抱:”你会自然地对这类东西失去兴趣”,不过她后来仍选择在克莱尔穿了耳洞。随着Z世代转向电商和快时尚,这个曾承载无数少女梦想的粉色王国,正逐渐褪去光芒。
克莱尔饰品店的兴衰:从童年记忆到身份表达
阿尔·托曼年轻时曾因克莱尔饰品店(Claire’s)鲜艳的色彩、闪亮的装饰和花卉设计而喜爱这个品牌。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也开始觉得这个品牌”幼稚”而不再光顾。”当你开始感觉自己是个年轻成年人时,会发现周围大多数成年人都不在克莱尔购物,”现年25岁的阿尔说,”渴望成年意味着要摒弃那种童趣、多彩、彩虹和独角兽的幻想。”
个人造型师康斯坦斯·理查森指出,在2000年代和2010年代,年轻人购物是出于喜好而非追逐潮流。但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现象。《零售公报》记者乔治亚·赖特表示:”希音(Shein)能在TikTok上发现趋势并在几天内推出相应产品,价格通常比克莱尔低得多。”这家中国在线快时尚巨头以低价销售包括服装、配饰和文具在内的各类商品。
理查森女士指出,克莱尔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他们仍在以非新品的价格销售新奇产品。”另一个因素是年轻人常受年长社交媒体创作者影响——这些人通常不在克莱尔购物。”孩子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成熟得更快,”赖特说,”现在11岁孩子就有五步护肤流程了。”她补充说,与希音相反,这些年轻人正转向丝芙兰、Space NK和Astrid and Miyu等高端品牌。
尽管如此,克莱尔在许多人心目中仍占据特殊位置。西拉表示她对在克莱尔购物的经历充满怀念,后悔没保留些纪念品。每当埃拉经过克莱尔门店时,”总会让我会心一笑”。仍有人表示享受在该品牌购物。
“当我进入大学并开始思考自己的性取向、性别认同和形象表达时,克莱尔销售的商品类型重新进入了我的视野,”阿尔说,”那些精美独特的耳环、项链、手链、花冠等饰品,成为了我展示自我身份的可见工具。”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23pek275p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