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查获价值数百万英镑假冒Labubu潮玩案件
在伦敦郊区一处无名工业园区,排列的警用厢式车和空载货车阻断了午间常态车流。执法人员正对数千个假冒Labubu玩偶实施查抄行动。
经过数周侦查,始于南威尔士一家街角商店的线索,最终将贸易标准局官员引向这处零售网点上方隐蔽的迷宫式仓库。据估算,其中堆积的假冒商品价值高达数百万英镑,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这些毛茸茸、表情顽皮的玩偶——它们正是席卷全球TikTok的潮流焦点。
《福布斯》数据显示,Labubu玩偶的走红使其母公司泡泡玛特去年总收入激增至13.3亿英镑(18.1亿美元)。这些玩偶同时受到儿童与成年人的追捧,有消费者表示曾排队数小时或跨城购买正品。
但BBC新闻获取的信息显示,黄牛可能批量购入数百件正品转售牟利,而当局报告称市场正遭遇假冒商品”泛滥”。过去数月英国边境部队已在各口岸查获数十万件仿品,伦敦工业园区的执法人员则发现,板条箱中咧嘴微笑的玩偶暗藏隐患。”头部会脱落,脚部也能被扯下”,贸易标准局的里斯·哈里斯演示时,一个玩偶在他手中当场解体。
哈里斯先生最初在200英里外的斯旺西街角商店突检时发现类似玩偶,继而追踪至此。”我在包装袋里就发现过眼睛脱落、手臂分离的情况。”其团队使用模拟儿童喉咙的塑料管进行安全检测——若零件能通过则存在窒息风险。”这些(部件)都会卡住并可能导致窒息”,他警告道。
一位孩子的母亲杰德表示”百分之百”认同仿品的窒息风险。这位34岁的卡菲利居民为儿子哈里的六岁生日购买了俗称”拉夫夫”的仿品——因无法承受正品近80英镑的售价,而仿品仅需10余英镑。当发现哈里所有朋友都拥有该玩偶后,她感到”有义务给他买一个”。但在生日当天,钥匙扣数小时内即脱落,几天后脚部零件也发生分离。更惊险的是,当哈里摇晃新玩具时,钥匙扣的挂钩竟落入其口中。杰德称”所幸”儿子已具备表达能力,但警告年幼儿童可能面临更大危险。
假冒潮流玩具背后的全球犯罪网络与安全隐患
英国知识产权局指出,犯罪分子急于将仿冒品推向市场的行为常导致使用危险材料。”假冒商品是全球第二大犯罪收入来源,仅次于毒品交易,”情报与执法副主任凯特·卡弗里表示,”这些犯罪组织为最大化利润会快速响应潮流趋势,完全无视安全隐患。”
卡弗里女士驳斥了”仿品与正品同厂同料”的说法,强调其”绝对不实”,并揭露仿制品可能使用”任何材料”——从劣质材料到有毒塑料、化学物质,以及未妥善固定可能引发窒息危险的小零件。尽管仿制Labubu玩具上市时间较短,但调查人员从过往假冒玩具案例中了解到,这类产品可能含有致癌等违禁化学品。
当局表示包括Labubu在内的大多数假冒产品可追溯至中国、香港或土耳其,提醒消费者警惕”价格低得离谱”或包装廉价劣质的产品。
收藏者的困境:正品难求
27岁的TikTok用户梅格·戈德伯格在充斥仿品的市场中已是资深收藏者,拥有约250个Jellycat毛绒玩具和12个Labubu玩偶。”讨论热度越高、正品越难入手,我就越想拥有。这就是我现在收集12个的原因,”她坦言。但戈德伯格女士很快意识到获取正品的难度远超预期。
她曾花费数日累计12小时等待泡泡玛特TikTok直播——Labubu玩偶会像演唱会门票般定时限量发售。”过去售罄需要一分钟,现在 literally 两秒钟就抢光,”她描述道。转向二手交易平台后,她发现了秒罄的真相:某eBay卖家展示的订单截图显示,其批量订购了近200个”大能量Labubu系列”玩偶。”这些人用机器人程序入侵网站批量采购,再高价转售。”
执法行动与证据保全
哈里森警官表示,查获的部分仿制Labubu将从伦敦运回斯旺西作为证据,其余仿品将存放于秘密地点等待环保处理或销毁。”这些假货流向全国各地,”他出示随货发现的发票簿强调,”这是全国性犯罪问题。”目前泡泡玛特公司尚未就事件置评。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y0qgnk7z8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