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关税政策转向惩罚性打击 亚洲科技产业链面临重构
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发动贸易战时,他宣称目标是将美国就业和制造业带回本土、减少贸易逆差,并为全球竞争的美国企业创造更公平环境。但在数月谈判与多国拒绝满足美方要求后,其策略已转向更具惩罚性的打击。
美国企业对此并不陌生。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时,它们就急于降低对华依赖,许多企业将生产转移至越南、泰国和印度以规避高额关税。但新一轮关税大棒同样没有放过这些经济体。周五台湾和韩国基准股指双双下跌,这两个经济体在亚洲庞大的电子产品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
虽然具体细节尚不明朗,但从苹果到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很可能将面临供应链成本上升——这些公司从多个亚洲国家采购关键零部件,并在该地区组装设备。如今它们需要为iPhone、芯片、电池以及构成现代生活的无数小型组件承担更高成本。
这对依靠出口和外资发展壮大的亚洲经济体绝非好消息——从日本汽车、韩国电子到台湾芯片皆是如此。多年来这些商品激增的需求推动了对美贸易顺差,也强化了特朗普关于”亚洲制造业抢走美国就业”的指控。五月特朗普曾对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我们容忍你们在中国建厂多年…我们对你们投资印度没兴趣,印度能照顾好自己。”
苹果约半数营收来自中国、越南和印度制造的iPhone。在这家科技巨头公布截至6月的季度亮眼财报数小时后,特朗普于周四晚间宣布了新关税,使得未来前景更添变数。首席执行官库克在电话会议上向分析师透露,上季度关税已使苹果损失8亿美元(6亿英镑),下季度可能再增11亿美元成本。
科技公司通常制定多年规划,但特朗普不可预测的关税政策令企业陷入瘫痪。例如亚马逊电商平台同样依赖中国供应在美销售商品。由于北京尚未与华盛顿达成协议(最后期限为8月12日),中国输美商品具体税率尚不明确。在双方同意缓和前,部分商品曾面临高达145%的报复性关税。
特朗普关税政策波及全球供应链 亚洲电商巨头或成最大受害者
这场关税战的影响范围已远超中国。周四,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透露,目前在美国销售的大部分iPhone产自印度。然而就在新德里方面未能及时达成贸易协议后,特朗普刚刚宣布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
早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就有企业选择通过越南和泰国转运销往美国的商品以规避关税,这种被称为”中国+1″的策略曾风靡一时。但此次新关税政策中,这些转运商品同样被列入了打击范围。
事实上,转运问题一直是美国与亚洲国家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据特朗普透露,越南进口商品面临20%关税,而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税率则高达40%。
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全球超过半数芯片(包括绝大多数先进制程芯片)产自台湾地区,如今这些产品将被课以20%关税。芯片不仅是台湾经济的支柱,更是美国试图保持对华技术优势的关键领域。这意味着美国企业英伟达若要在其AI产品中使用台积电的先进芯片,将不得不支付高昂关税。
但特朗普关税政策最大的受害者,很可能是亚洲电商巨头以及依赖中国供应商和电商平台的美国企业。本周特朗普突然废除”最低限度”规则(即800美元以下包裹免征关税),这一举动令市场震惊。今年5月,该政策首先针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实施,重创了SHEIN和Temu等依靠西方市场线上销售取得巨大成功的零售商。如今eBay、Etsy等美国平台也失去免税资格,这将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二手商品、古着和手工艺品的成本显著上升。
特朗普总统宣称这些关税政策是在为美国民众争取利益,但在深度全球化的今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同样可能成为受害者。当前局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真正的赢家尚难预料。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kd997kj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