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

印度尼西亚龙目岛上最优秀的冲浪向导之一达马尔,如今带领游客出海时已显得游刃有余。凭借流利的英语和轻松的谈吐,没人能想到他童年最恐惧的竟是外国人。”大概七岁或十岁时,我一见到白种人就会哭,甚至吓得尿裤子”,现年39岁的达马尔告诉BBC。随着这座慵懒小岛逐渐受到西方游客青睐,他的怯懦也慢慢消褪。

位于巴厘岛东侧的龙目岛拥有与著名邻邦同样湛蓝的海滩和绝美风光,却无人潮拥挤的烦扰。这里的海滩仍是冲浪者心目中的秘境,林贾尼火山则是徒步者的天堂。旅游网站在推荐巴厘岛之外的目的地时,仍频繁使用”未经开发”来形容这座岛屿。

因此印尼政府决心在这片广阔群岛上打造新的盈利性旅游天堂并不出人意料。这项使命旨在创造更多”巴厘岛”—龙目岛将是其中之一。对岛民而言,”巴厘化”的承诺既是机遇,也令他们警惕随之而来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已从多个方面显现。

南部的曼达利卡已被选定为”新巴厘岛”核心区。昔日的原始海岸线已被豪华度假村、咖啡馆甚至赛车场取代。本月初,近15万观众在此观看摩托车大奖赛。2019至2021年间,数十户家庭因赛道建设被迫迁离祖居,达马尔家正在其中。

回忆起活动人士谴责的混乱安置计划与不公补偿,达马尔表示自己和邻居当时束手无策。”我愤怒却无能为力,无法与政府抗争。”迁离后他购置土地建起新房,这仍是许多邻居未能实现的。作为冲浪向导,他估算收入是传统渔业从业者的两倍。

“我从未受过正规教育,进入旅游业是最正确的选择”,达马尔说,”接触各国游客…真正开阔了我的视野。”对于被迫迁居的愤懑,他谨慎地补充道:”我并非对游客生气,只是对本国政府感到愤怒。”


印度尼西亚推动龙目岛转型,是吸引游客远离巴厘岛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巴厘岛在印度尼西亚旅游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有数十年之久。该岛占该国土地面积不到1%,人口不足2.8亿总人口的2%。然而去年,巴厘岛接待了赴印尼游客总数的近一半。

但巴厘岛作为顶级旅游目的地的成功,直接导致了持续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这让那些对所谓”最后的天堂”向往已久的游客们倍感失望。事实证明,那个难以寻觅的天堂仅需乘船一小时即可抵达。

但这种状况或许不会持续太久。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意识到龙目岛的吸引力。去年,8.15万名外国游客抵达龙目岛机场,较上年增长40%——但这与涌入巴厘岛的630万外国游客相比仍相去甚远。

为了让龙目岛效仿巴厘岛的成功之路,印尼当局已确保获得数亿美元投资,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5亿美元的贷款。这加速了该岛的改造进程。

在曼达利卡的热门小镇库塔,简陋的冲浪者旅馆已被一系列氯消毒泳池、豪华日光浴床以及为外籍人士子女开设的国际学校所取代。尽管当局将其誉为龙目岛的成功典范,但也有人视其为警示故事。

在仅一箭之遥的丹戎阿安海滩,咖啡馆老板卡尔蒂尼·伦班·拉贾告诉BBC,当地居民”不想像库塔那样被’组织化'”。”当海滩开始变得像库塔一样,它们就失去了魅力。我们失去了机会,失去了自然美景,”她说。

数月来,关于丹戎阿安海滩拆迁的传言一直不绝于耳,该地区被列入雄心勃勃的开发计划。在BBC七月访问数日后,拆迁浪潮如期而至。安全部队突袭海滩,拆毁了近200个摊位,包括卡尔蒂尼的店铺。

当日视频显示,蒙面男子徒手拆除商店围栏,摊主们纷纷抗议。”他们又敲又踢,猛踹胶合板……这实在不人道,”摊主埃拉·努尔莱拉告诉BBC,”天啊,这次拆迁太残酷了。”




新闻翻译

主导曼达利卡旅游开发的国有企业——印尼旅游发展公司(ITDC)已获得2.1万亿印尼盾(约合1.28亿美元)资金,将在安角建设豪华酒店。当局称该项目将创造就业机会并提振当地经济。但这对于像埃拉和丈夫阿迪这样的摊主来说微不足道——过去三年来,他们一直在海滩上售卖椰子和咖啡。

“成千上万的人依靠这片海岸维持生计,”阿迪表示,”我们还能去哪里谋生?”这对夫妇称他们一直为摊位纳税,而据阿迪说,摊位所在的土地本属于他父母。但ITDC代表向BBC表示,安角属于”国有土地”,商户缴纳的税款”不等于合法所有权或土地权益”。

这只是曼达利卡旅游开发引发的最新冲突。近年来,发展金融监督机构”国际公正金融”多次警告”曼达利卡项目存在系统性侵权现象”。联合国人权专家估算,安角驱逐事件导致超过2000人”一夜之间失去主要生计来源”。他们在8月的声明中指出,摊主既未获得”充分通知”,也没有得到”合理”的搬迁安置方案。”绝不能以牺牲人权为代价,用曼达利卡民众的福祉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承诺。”

在追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龙目岛还需应对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这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岛屿拥有数千座清真寺,是土著萨萨克族群的聚居地。与巴厘岛相比,岛上部分区域不易购买酒精饮品。旅游论坛上普遍建议游客用得体服饰替代比基尼和热裤。随着沿海旅游热潮兴起,这种保守文化特质或将改变,或至少会向内陆退缩。对此,钟爱龙目岛的游客也感到忧虑。

“龙目岛的独特魅力在于保留着原始风貌,游客正是为此而来,”瑞士游客巴兹尔·伯杰表示,他对该岛的”巴厘化”趋势持怀疑态度,”若想体验巴厘岛风情,他们应该直接去巴厘岛。”他认为将龙目岛改造为另一个巴厘岛是”最糟糕的决策”。

环境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去年曼达利卡举办摩托车大奖赛期间涌入12万观众,遗留的30吨垃圾让当局疲于清理。”在发展到巴厘岛的水平之前,龙目岛应当吸取教训。因为它已显现出同样的压力迹象,”现居巴厘岛的塞蒂阿苏蒂指出。她补充说,政府应确保”旅游发展能为多数人创造福祉,而非仅仅吸引游客到来”,”龙目岛必须找到自我定位——而不只是成为一个不那么拥挤的巴厘岛”。


无论探索走向何方,龙目岛已迎来崭新的时代。安德鲁·欧文是早期关注龙目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外国投资者之一。这位美国人作为LMBK冲浪主题旅馆的共同所有者,经营着曼达利卡最受欢迎的冲浪营地之一。在他看来,像他这样的企业正在帮助当地雇员及其家庭改善生活。

“这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机会去获得更高收入,送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享受完善的保险和医疗服务,从根本上提升生活质量。”他表示,虽然对龙目岛日新月异的面貌”个人能做的有限”,但”我们期待能为这个变化注入积极力量”。

旅游业确实为许多当地居民带来了繁荣,不少人开始尝试自主创业。”只要愿意工作,就能从旅游业中赚到钱”,库塔地区的民宿经营者拉蕾(本名巴伊克·埃尼达·基南·拉雷)这样说道。她的邻居们也纷纷开办起家庭旅馆。

拉蕾的创业始于2014年,最初只有四间客房。如今已扩展到十四间,这还不包括正在建造的独立别墅。尽管对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回忆起往昔悠闲时光时她仍流露出一丝怅惘:”现在很难抽出时间聚会见面,这是我们最怀念的。因为忙碌,总觉得时光飞逝。”

这种情感共鸣其实跨越地域——从巴厘岛到米科诺斯,再到坎昆,每当旅游业在这些天堂之地兴起时,当地居民都会产生同样的感触:”我怀念过去,但我们更需要经济收益。”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p87ppk7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