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日的全球市场收盘回顾。现在是2025年08月25日,星期一(美国东部时间)。今天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震荡与分化的复杂格局。美国股市三大指数经历了上周五的强劲反弹后,今日小幅回调,回吐了部分涨幅。与此同时,欧洲市场也普遍走弱。然而,亚太市场则表现抢眼,特别是中国A股市场,再度刷新近十年新高,持续领跑全球。
本期节目,我们将聚焦以下几个重大财经事件:首先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鸽派表态及其对降息预期的深远影响;其次是市场对本周三盘后英伟达(Nvidia)财报的空前关注;第三是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Intel)这一非传统举措;以及最后,中国股市的强势上涨及其背后的经济政策考量。此外,我们也将深入探讨国际贸易政策、加密货币和商品市场的最新动态。
美联储政策转向:鲍威尔鸽派表态与降息预期
上周五,美联储主席杰伊·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被市场普遍解读为明确的鸽派信号。他暗示,鉴于美国经济面临“挑战性局面”且货币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下个月(9月)调整政策立场可能确有必要。这一表态迅速推动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飙升至86%至91.1%。
受此消息提振,上周五全球股市强劲反弹,美元指数走弱。然而,进入本周一,美股三大股指出现小幅回调,回吐了上周五的部分涨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0.77%,标普500指数下跌0.4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小幅下跌0.24%。小盘股表现更为疲弱,罗素2000指数跌幅达到0.83%,显示出市场在等待进一步信号落地前的谨慎风险偏好。
有分析人士认为,鲍威尔的讲话表明美联储在短期内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劳动力市场数据,将降息视为对经济下行风险的“保险”。但对于此次降息的性质,市场观点存在分歧: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一次“鹰派式降息”,即只降息一次而非开启持续的降息周期,而另一些则认为,若本周五公布的PCE通胀数据意外偏低,甚至可能引发市场对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作为美联储主席的潜在继任者之一,曾提出到2026年累计降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但他同时强调需“缓慢行事并观察数据”。
尽管鲍威尔的言论偏鸽派,但美联储仍然强调其政策将“数据依赖”。本周即将公布的7月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和后续的就业数据,将成为决定9月降息幅度的关键因素。华尔街普遍预计,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PCE将同比上涨2.9%,略高于6月的2.8%。一旦通胀意外冲上3%以上,市场可能转而担心“美联储政策失误”,届时股市很可能逆转降息交易。此外,也有评论员指出,美联储的政策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白宫的政治压力。
市场聚焦:英伟达财报与AI叙事走向
本周三盘后,全球股市的目光将高度聚焦在英伟达的季度财报上。该公司股票目前徘徊在历史高点附近,作为标普500指数中权重最大的成分股,其占比接近8%,足以牵动整个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神经。市场普遍预计,英伟达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将大增48%,营收将达到459亿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60亿美元)。期权市场定价显示,财报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可能出现双向6%的波动,单日市值波动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
英伟达的业绩表现将直接决定人工智能(AI)板块涨势能否持续。虽然市场对其营收和利润增长抱有高预期,但随着基数不断扩大,市场也开始担忧增长速度可能放缓。有专家指出,AI热潮还面临技术进步放缓和能源需求等长期挑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对电力需求的巨大影响已引发关注,有预测到2030年,每年可能需要增加30吉瓦的电力来满足AI工作负载需求,这可能推动电力行业形成高达2万亿美元的市场。
中国市场业务是英伟达财报中的一个主要不确定因素。有报道称,由于北京鼓励企业不购买H-20芯片,英伟达已暂停该芯片的生产。
从竞争优势来看,英伟达凭借CUDA开发平台和庞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拥有强大的“护城河”,使其在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尽管如此,英伟达目前较高的估值(市盈率达35倍)以及潜在的“泡沫”风险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些分析师上调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但同时也提醒投资者注意财报前夕的股价反弹可能限制短期上涨空间。
说起来,科技股今天面临获利了结压力,纳斯达克100指数已跌破10日均线。这或许可以被解读为部分资金在英伟达财报前选择锁定部分利润,波动率指数VIX小幅回升,表明交易员增加了对冲保护措施。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国家安全与市场干预
本周一,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拨款,收购了英特尔近10%的股权,价值89亿美元至111亿美元。此举被特朗普总统称为一项“无需多想”的商业交易。受此消息提振,英特尔股价上涨1.6%至3%,被视为给英特尔股东带来了“信心提振”和“安全保障”。
政府入股的主要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旨在振兴英特尔并确保美国国内的芯片生产能力,从而减少对外国芯片制造业的依赖。官方称该股权是“被动”的,不带投票权或治理权,但关于白宫未来可能介入公司运营的程度,疑问依然存在。
批评人士认为,这种做法在非战争或金融危机时期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导致政府“干预”公司运营,形成“选择赢家和输家”的危险先例。一些市场评论员将其比作“国家资本主义”或政府“模仿中国模式”。
尽管有资金注入,但专家指出,英特尔首先需要提高自身执行力,同时公司也面临芯片需求不足的挑战。英特尔的主要业务目前仍是传统CPU,在AI GPU领域并不占优。政府是否会利用影响力促使其他公司购买英特尔芯片仍是未知数。这一政策举动也可能引起中国方面的关注,但由于英特尔目前在AI领域的地位相对较弱,其中国业务的潜在影响尚不明确。
中国股市强势上涨与经济政策支持
与美欧股市的震荡回调形成对比,中国A股市场今日表现强劲,上证指数强势上涨1.51%,收于3883.56点,再次刷新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涨幅更大,达到2.26%。香港恒生指数也大涨1.94%。市场成交额连续第六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今日更是达到3万亿元。中国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股价普遍上涨2-3%。市场出现板块轮动迹象,部分资金从科技股流向金融、能源和工业板块。
机构分析认为,近期A股上涨主要由流动性充裕和政策预期共同驱动,特别是在全球央行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持续释放积极的经济政策信号:
• 房地产政策放松: 上海市宣布优化房地产政策,放松住房限购,刺激了地产股的大幅上涨。这被视为房地产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
• 互联网平台监管: 中国提议制定新的互联网平台定价规则,旨在遏制不公平竞争并提高透明度。市场普遍认为,这将有利于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消除不确定性。
• 人才战略: 为应对美国的科技限制,中国正加大吸引外国人才的力度,例如推出“Typekit”签证。
• 汇率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PBOC)重申希望人民币保持强势,以吸引外国投资者。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反映了央行稳定汇率的意图。
尽管市场乐观情绪高涨,但也有专家担忧经济基本面疲弱和通缩环境可能导致市场“过热”或形成“泡沫”的风险,部分指标显示市场存在“超买”信号。然而,也有分析师认为,中国股市的上涨反映了AI技术进步和政府引导长期资金进入股市等结构性变化,使其相比2015年的牛市更具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公布了超预期的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比下降5%,但远超市场预期。然而,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不认为这个季度利润可以持续,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牺牲短期利润,长期坚持反哺生态”,这种偏保守的表态吓退了资金,导致股价回落。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及其市场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依然是影响全球市场的复杂因素。美国正在持续推进关税行动和贸易谈判,特别是涉及印度、韩国和中国。
• 对印度关税: 因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印度将从本周三开始面临50%的关税。印度正积极聘请与特朗普有联系的游说公司以避免此关税。
• 对韩国贸易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面,讨论了一项贸易协议。协议内容包括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用于造船业和半导体、电池等关键产业),以及对韩国出口征收15%的关税。然而,关于该基金是直接投资还是贷款担保,双方存在分歧。除了贸易,与朝鲜的紧张关系以及增加国防开支等安全合作也是重要议题。
• 对中国关税: 特朗普威胁,如果中国不释放更多稀土磁铁,将提高关税。
• 家具进口调查: 特朗普总统正针对家具进口启动关税调查,可能在50天内实施关税,导致家具股集体下跌,例如Wayfair股价盘中一度跌超9%。
高盛警告称,关税政策将逐步影响企业利润率。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市场情绪谨慎。欧洲央行官员此前也警告,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下行风险。这种**“美国优先”**的贸易策略虽然旨在建立“更公平的贸易格局”,但其引发的通胀风险和全球供应链复杂性不容忽视。
加密货币市场:短期回调与长期潜力
加密货币市场今日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比特币下跌2.45%至110681.68美元,以太坊跌幅更大,达到7.30%收于4430.78美元。两者都回吐了上周五的部分涨幅。过去24小时内,全球加密货币爆仓金额达到8.4亿美元,超过16.6万人爆仓,这主要是由于多头杠杆头寸的强制平仓。
此前,以太坊在上周末创下历史新高,一度逼近5000美元大关,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的首次突破。以太坊的此轮上涨主要得益于监管顺风、对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Tokenization)兴趣的激增以及机构资金的持续流入。有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正在减持比特币,增持以太坊。
技术分析显示,比特币需要重新站上113400美元才能验证进一步上涨动能,否则可能面临再次探底的风险。尽管短期回调,但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和全球流动性回暖,这类加密资产仍可能被热钱重新炒作。此外,怀俄明州正积极发展成为加密货币中心,并推出了自己的美元稳定币“Frontier Stable Token”,而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也推出了XRP信用卡,并扩大了对Ripple稳定币RLUSD的访问。
商品市场:原油走强,黄金承压
商品市场今日呈现分化格局。WTI原油期货上涨1.68%至64.7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上涨1.40%至68.16美元/桶。原油价格走强主要受到地缘政治风险担忧和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的支撑。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鸽派言论也推动油价上涨。
现货黄金小幅下跌0.21%至3411.3美元/盎司。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美元指数走强0.81%对金价构成了压制。分析师认为,黄金在通胀预期和避险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中长期依然具备配置价值。
其他值得关注的企业动态
• 绿山咖啡(KDP): 该公司股价领跌标普500指数,宣布将以180亿美元现金收购荷兰咖啡集团JDE Peet’s。评级机构标普全球已将其列入信用负面观察名单,理由是交易完成后,KDP的债务状况将显著恶化,杠杆率可能升至5倍以上。

• 默沙东(MRK): 特朗普表示将采取措施降低美国药品成本,并可能对药品征收关税。这种“美式集采”政策让整个医药板块承压,短期内难以看到大行情。
• Orsted: 这家丹麦风电公司股价暴跌17%,此前特朗普政府命令其停止罗德岛海岸一个接近完工的风电项目建设。
• 可口可乐(Coca-Cola): 据报道,该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其旗下的英国咖啡连锁店Costa,该业务在2018年以超过50亿美元收购,但目前潜在的出售价值可能低至20亿英镑。
• Spotify: 正在考虑对其用户提高订阅价格。
• Figma: 该设计软件公司今日股价下跌,华尔街机构普遍给予“中性”评级,理由是估值过高、竞争激烈,短期上涨空间受限。
总结与展望
今天全球市场在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的主导下,展现出复杂且分化的态势。鲍威尔的鸽派言论为全球流动性注入了宽松预期,但市场在等待关键数据(尤其是PCE和英伟达财报)落地前显得尤为谨慎。 美股的回调被视为技术性获利了结,而中国A股则在政策支持和充裕流动性的推动下持续高歌猛进,成为全球亮点。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干预,凸显了国家安全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的重要性,但也引发了对市场公平性的担忧。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对印度、韩国和中国的关税举措,将继续影响全球供应链和通胀预期。加密货币市场虽然短期回调,但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受到关注。
未来一周,市场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些关键事件的进展,任何超预期的数据或政策变化都可能引发剧烈波动。投资者应保持警惕,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博客提及的资产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听众朋友们进行独立的风险评估和专业咨询,以作出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决策。
感谢各位的收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祝您投资顺利,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