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容趋势:夜间面部塑形衣引发争议
“睡前越丑,晨起越美”——这是TikTok上参与”晨间蜕变”视频用户们的口头禅。该潮流中,人们裹着硅胶面膜和封口胶带,拍摄自己揭下夜间护理产品的过程。
如今美国名人兼网红金·卡戴珊正试图通过其品牌Skims推出面部塑形衣,从这种极端睡前仪式趋势中获利。据《福布斯》数据,截至2023年7月,这家专注于紧身内衣的公司估值已达40亿美元。
这款标榜能塑造”精致”下颌线的新品面膜售价52英镑,上市24小时内即售罄。但面部塑形衣在网络上引发两极反应:有人称赞其为非侵入式轮廓塑造的未来,也有人谴责其反乌托邦特质,认为该公司在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
面部包裹疗法并非新事物,类似设计已存在多年,通常用于术后恢复。但Skims重新包装了这一概念,宣称这款”必备”面罩可”日常使用”,旨在实现”塑形与雕刻”效果。
在TikTok上,美妆博主们将面部塑形衣与刮痧(用工具刮擦面部)、封口贴(夜间粘贴嘴唇)等病毒式护肤趋势结合使用,试图获得最佳晨间肌肤状态。
护肤专家劳拉·波特向BBC指出,该产品主要面向Z世代和年轻千禧一代营销。Skims的广告常以20多岁的模特为主角,并得到凯莉·詹娜等名人背书——这些意见领袖拥有年轻粉丝群体,深谙社交媒体趋势。
“品牌调性和宣传话术表明,其目标客群是追随美妆潮流和网红文化的女性,”波特解释道。该品牌与美妆博主合作推广产品,在TikTok上,部分博主宣称新品能即刻见效。
“这款面罩让我的晨间蜕变效果惊人,下颌线从未如此精致,”一位年轻美妆博主在视频中说道。
医学专家质疑面部塑形绷带功效
但医学专业人士指出,这种紧贴式面部绷带缺乏科学依据。专攻美容疗程的整形医生安娜·安德里安科博士向BBC表示,虽然这类产品”可能通过压力和保温作用产生暂时性的塑形或消水肿效果”,但效果远非永久性。
“这些面部绷带无法实现持久的轮廓塑造或紧致效果,”她解释道,”最佳情况下只能短期改善水肿,最糟的是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刺激、痤疮,若绑得过紧或佩戴时间过长还会引发血液循环问题。”
安德里安科博士同时驳斥了产品所谓”注入胶原蛋白纱线”的宣传。胶原蛋白虽是维持皮肤弹性和紧致的关键蛋白质,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含胶原蛋白的面料能带来实际功效。
加剧容貌焦虑引争议
引发质疑的不仅是产品功效。批评者认为此类商品助长有害的审美标准,加剧不安全感,传递出”连睡眠时间都需为美容优化”的错误信息。
心理学家波特指出,这类产品尤其影响年轻消费者的身体意象:”当我们开始用加压绷带针对下巴或下颌线时,等于暗示连天然正常的脸部结构也需要修正。长期而言会逐渐侵蚀自信,让人产生不持续’修整’自己就不够好的心理。”
前模特克洛伊·托马斯对此表示认同,称这些承诺瘦脸塑形的产品”将身体接纳运动取得的进步倒退回原点”。
名人效应与舆论风波
身体自爱活动家米歇尔·埃尔曼将该产品比作《使女的故事》中的反乌托邦道具。她担忧消费者会误以为使用后能获得金·卡戴珊同款脸型:”这纯属谬误,她的脸型和下颌线是花费重金聘请美容专家打造的成果,绝非一块布料所能实现。”
该产品本周上市引发轩然大波——在Skims官方Instagram的推广帖下,有网友质疑”是否愚人节玩笑”,另有人表示”难以分辨品牌是否在戏弄消费者”。多位评论者指出该产品”助长年轻人的低自尊问题”。BBC已联系Skims寻求置评。
部分网友戏谑地将其比作《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莱克特的拘束面具。饰演该角色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更发布模仿视频调侃这款头巾:”亲爱的金,我已经感觉年轻了十岁。”
波特指出,网络上许多”晨间焕肤”仪式已”滑向表演性美容的领域”。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始于真诚的自我护理,但现已演变为追求”美学完美,而非现实或可持续的护肤方案”。
“许多潮流在网络上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往往更注重视觉趋势而非循证实践。”作为”晨间焕肤”环节的口部贴胶趋势声称能改善睡眠质量、面部对称性甚至下颌轮廓。但医学专家警告,虽然被包装成健康妙招,限制口呼吸可能对睡眠呼吸暂停或未确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造成危险。
与药品不同,包括宣称具有塑形功效产品在内的大多数化妆品,都处于监管灰色地带。这使得品牌能通过营销话术、用户证言和网红内容暗示功效,而无须像直接宣称那样提供科学依据。
波特建议消费者”警惕流行术语”,寻求客观评价而非网红推广。她补充道:”对’即时提拉”瞬间紧致’或’一夜塑颜’等夸大承诺保持警觉,这些宣传往往将营销置于科学之上。”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n72rpzg0l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