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关税?对瑞士而言的巨大冲击
39%的关税税率对瑞士造成巨大震动,这甚至比最坏预期还要糟糕——目前已成为欧洲最高关税。全球范围内也高居第四,仅次于叙利亚、老挝和缅甸(若特朗普总统落实50%关税威胁,巴西将跃居榜首)。
周五舆论焦点
这一事件成为周五新闻媒体绝对焦点。瑞士《观点报》将其形容为”自1515年法国在马里尼亚诺战役获胜后,瑞士遭遇的最大挫败”。
政府态度急转直下
就在数周前,瑞士政府还充满信心。今年5月,瑞士促成美中在日内瓦举行会谈,旨在防止两大经济超级大国间的贸易战。此举使得瑞士总统卡琳·凯勒-苏特得以与美国贸易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举行会晤。
瑞士遭遇美国惩罚性关税:39%税率背后的贸易博弈
她曾带着微笑走出会议室。当时被告知瑞士很可能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与华盛顿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10%——她暗示这个诱人的关税提议远低于特朗普4月”解放日”对瑞士公布的31%。如今这些幻想已然破灭。
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几小时,凯勒-苏特部长与特朗普总统的最后一次通话无果而终。数小时后传来消息:关税不是最初威胁的31%,而是惩罚性的39%。
谈判策略争议
原因何在?瑞士政界对谈判策略评价两极——有人认为过于强硬,有人指责过分谄媚。但真相可能更简单:特朗普热衷达成大交易,而瑞士体量实在有限。甚至不清楚瑞士贸易谈判代表能与美国同行进行多少实质对话。
贸易逆差成焦点
瑞士政府指出症结在于对美贸易逆差。特朗普将贸易逆差(即一国对美出口超过进口)视为美国根本问题,尽管这并非经济学界主流观点。他相信关税能保护数十年来就业外流的美国制造业。
2024年瑞士对美商品贸易逆差达474亿美元,但若计入特朗普刻意忽略的服务业,逆差将缩减至220亿美元。瑞士对美出口(主要为药品、黄金首饰、手表和机床)确实远超进口。
瑞士的让步努力
为弥补逆差,瑞士政府将对美工业品关税降至零,雀巢、诺华等企业承诺在美投资数十亿美元。作为美国第六大投资来源国,瑞士称已创造4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
但平衡逆差近乎不可能。瑞士仅900万人口,且直言不讳地说——多数人并不想购买美国产品。耗油量大的汽车不适合阿尔卑斯山路,美国奶酪和巧克力…只能说实在不对瑞士人胃口。
商业界的忧虑
瑞士经济联合会外贸主管扬·阿特斯兰德向媒体表示:”我们需要与美国建立可靠关系。”这番话折射出瑞士商界的挫败感——最重要出口市场实施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剥夺了企业所需的确定性。
瑞士面临美国关税威胁的应对之策
那么瑞士现在能做什么?在8月7日关税正式生效前,还存在一个短暂的谈判窗口期。在此之前,瑞士政府将全力进行谈判。瑞士企业警告称,若39%的关税无法降低,将导致数千个工作岗位流失。
但谈判空间似乎十分有限。通过投资承诺和零关税政策,瑞士已经拿出了所有筹码。目前唯一可用的策略就是惩罚性反制——撤回投资承诺、实施对等关税,甚至祭出”核选项”:取消瑞士订购的美国F35战斗机订单。
整个瑞士都弥漫着困惑与愤怒。周五是瑞士国庆日(相当于美国的7月4日独立日),瑞士总统卡琳·凯勒-苏特在发表完传统国庆演讲后,就被问及美国关税问题。
她告诉记者,与美国的谈判进展顺利,但对特朗普而言,贸易逆差是主要障碍。言下之意直指美国总统才是问题所在。
在这个本应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许多瑞士人却感觉这个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国家正在遭受不公惩罚。也有人表示,瑞士曾多次挺过经济冲击,这次也能凭借创新能力渡过难关。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987l633zd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