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德里的贫民窟朗普里帕哈里弥漫着焦虑情绪。这个社区居住着数千名移民工人,几十年来他们一直过着勉强糊口的生活,大多从事家政服务、厨师、机械工、洗车工和建筑工人等非正规行业。如今他们担心,为了保住自己在印度选民名册上的名字,将不得不突然返乡——这趟行程代价高昂。
11月4日,印度在12个邦和联邦属地启动了大规模选民名册修订工作。这项名为”特别集中修订”的计划覆盖近5.1亿选民——相当于全国9.7亿选民总数的过半人口。印度选举委员会表示,此举旨在确保所有合格选民不被遗漏,同时清除名册上不符合资格的登记信息。此前比哈尔邦曾开展类似举措引发争议。
在此次修订中,投票站级工作人员将走访城乡家庭,收集个人身份信息和选民卡号码。对多数移民工人而言,计划外的返乡意味着额外开支和工资损失。家政工人安贾利·蒙多尔告诉BBC:”雇主只会在选举和节日期间批准休假。如果现在请假,我不仅会失去工资,还可能被他人顶替工作。”贫民窟其他居民也表达了类似忧虑。同为家政工人的苏巴什里·多洛伊说:”我原本攒钱准备几个月后回乡投票。如果现在花掉这笔路费,选举时该怎么办?”
部分民众担忧官方证件信息存在出入——这是印度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普遍问题。在德里服装厂工作的库苏姆·德维,其选民登记信息仍位于北方邦的家乡(该邦正在开展选民身份核查),但其全国唯一身份识别码”阿德哈尔”却显示她是德里居民。她表示:”目前虽未遇到问题,但不知后续会如何发展。”
务工人员还担心核查程序可能影响其福利申领。对于毗邻孟加拉国的西孟加拉邦(同样开展核查的省份)居民而言,更担忧被要求自证公民身份。印度对涉嫌非法入境的孟加拉国移民进行打击并非新举措,近月已有数百人因疑似非法移民遭逮捕。”没人愿被误认为孟加拉国人,”在西孟加拉邦贩卖器皿的亚瑟·阿里坦言,”若核查程序确有助益,我们希望确保其执行无误。但如此仓促之下该如何应对?”
根据指导方针,虽设有线上填报通道,但多数接受BBC采访的移民工人表示,他们要么不熟悉操作流程,要么认为”风险过高”。选举委员会已驳斥这些担忧,强调整个流程以最透明的方式推进。该机构在致BBC的声明中呼吁选民选择线上认证,指出此举专为”方便当前不在常住地的选民”而设。至于纸质表格,可由选民本人或”任何成年家庭成员”填写并注明亲属关系后提交给投票站工作人员。选举委员会承诺将确保”给予选民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提交申请与异议”。
在特别摘要修订计划中,2002年至2004年的选民名册被用作参考依据。未列入这些名单的公民须额外提供出生证明、种姓证书、护照、学业记录、邮局文件或银行单据等材料方可登记。在基准年份后达到选举年龄或出生的申请人,则需提供其父母一方的辅助证明文件。
然而选举委员会于10月27日颁布的指令明确规定”在统计阶段不得向选民收取任何文件”,但未就此作出详细说明。部分务工人员对此持乐观态度,在北方邦参与投票的工厂工人拉姆丁·普拉贾帕蒂认为,这项计划是”一次性工程”,自己愿意配合完成。北方邦下次选举将在2027年举行,普拉贾帕蒂认为即便出现问题也有充足时间修正。
但面对数月后即将举行选举的西孟加拉邦,务工人员的处境则截然不同。在德里担任厨师的乌玛·穆尼安姆坦言:”时间过于紧迫。全印度散布着数百万像我这样的流动务工者,他们能否在四个月内往返两次——既完成特别摘要修订又参与投票?”
德里工会活动家拉杰什·库马尔指出,选举委员会亟需加强流程宣传。他强调:”多数务工人员缺乏职业保障,特别摘要修订工作正给他们带来额外压力。”根据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最新可用数据),该国流动务工人员约1.39亿,实际数字可能远超于此。库马尔建议:”在大城市设立服务台将为这些务工者提供有效帮助。”
上周在朗普里帕哈里区,部分邻众聚集在拉金德拉纳特·马利克家中。作为贫民窟里少数准备返乡办理登记的西孟加拉邦务工者,马利克已成为社区咨询中心,不断回应各种问题:有人委托他抵乡后代填表格,已寄送材料给亲属的则请求他核实办理进度。马利克反馈的信息将帮助邻众决定是否及何时需要亲自返乡办理。
欢迎通过Instagram、YouTube、Twitter和Facebook关注BBC新闻印度频道。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8jrzgn0nj9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