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表示,根据美中两国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中国将开始放宽对全球汽车生产至关重要的车用计算机芯片的出口管制。在本周习近平与唐纳德·特朗普于韩国会晤后,白宫通过最新事实清单确认了该协议细节。两国还就美国大豆出口、稀土矿物供应及芬太尼制药原料达成多项共识。这项协议缓和了全球两大经济体间的贸易战紧张局势——此前特朗普今年上任后对中国加征关税,引发多轮报复性关税并导致全球商业环境不确定性加剧。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发给BBC的声明中表示,协议达成的具体细节已由”主管部门”分享。”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的,”他指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商业关系应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应成为绊脚石或摩擦点。”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周日公布协议细节后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希望与中国脱钩……(但)他们已展现出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形象。”周六公布的事实清单大部分内容由特朗普及其他官员在两国元首会晤后宣布。特朗普将此次在韩国举行的会谈形容为”非凡的”,而中方则表示双方已就解决”重大贸易问题”达成共识。

协议涉及的核心议题包括汽车计算机芯片出口。此前业界担忧,因在中国设厂的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问题。安世半导体虽为中资企业,但总部位于荷兰。其欧洲产出的芯片约70%运往中国进行封装测试后复出口至其他国家。事实清单明确中方将”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安世在华工厂恢复贸易,使关键传统芯片产能重新供应全球市场”。

在关键矿产领域,中方决定暂停实施上月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有效期一年。稀土作为汽车、飞机和武器生产的关键材料,其贸易流动备受关注。白宫方面同时宣布将降低为遏制芬太尼进口而加征的关税,中方同意采取”重大措施”应对该问题。芬太尼这种合成药物虽在美国获准医疗使用,但因其强效成瘾性已成为导致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的主要毒源,其生产所需化学前体多数源自中国。

在大豆贸易方面,中国承诺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之后三年每年采购2500万公吨,基本恢复至历史交易水平。今年早些时候中方暂停采购美豆的决定曾使美国农民失去最大出口市场,特朗普政府为此重启了其首任期内实施的农业补贴计划。

针对芯片短缺问题,沃尔沃汽车、大众汽车等制造商上月曾警告可能引发工厂临时停产,捷豹路虎也表示芯片短缺对其业务构成威胁。中方周六曾表示正考虑对部分企业实施豁免许可。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y5qgy93w9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