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本周裁减数千个企业岗位的举动,加剧了长期存在的焦虑:人工智能正开始取代劳动者。这家科技巨头加入了越来越多美国公司的行列,这些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列为裁员的原因之一。但有人质疑人工智能是否应承担全部责任,并对近期引人注目的裁员事件是否切实反映该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表示怀疑。

在线教育公司Chegg周一宣布裁员45%时,提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现实”。当Salesforce上月削减4000个客户服务岗位时,其首席执行官表示人工智能代理正在承担这部分工作。

UPS周二表示,自去年以来已削减4.8万个岗位。这家快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此前将裁员部分归因于机器学习技术。但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执行主任玛莎·金贝尔指出,根据企业高管在裁员期间的言论来推断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可能是最糟糕的方式”。她表示,公司特有的动态往往在起作用。

“由于每个人都对人工智能可能对未来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感到恐慌,确实存在对个别公司公告反应过度的倾向,”金贝尔表示。事实上,部分劳动力群体——例如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数据中心员工——特别容易受到这项技术应用的影响。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普及率较高的职业与2022年以来的失业率上升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匹兹堡大学助理教授摩根·弗兰克通过职业分类研究失业风险后发现,在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后,唯一受到影响的劳动者来自办公室和行政支持部门。他表示,对这些员工而言,他们在2023年初申领失业救济的概率显著上升——这正好发生在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问世之后。但对于计算机和数学相关职业,”在ChatGPT推出前后并未观察到明显的趋势变化”。

“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行政人员,他们面临的就业市场都比几年前更艰难,”弗兰克表示。但他补充道:”不过我对人工智能是全部原因持怀疑态度。”





亚马逊及其众多科技同行在新冠疫情爆发前数年及疫情初期曾高速扩张团队,当时美联储将利率下调至近零水平。专家指出这种招聘热潮为后来的裁员埋下伏笔——这与过去三年生成式AI繁荣的性质截然不同。而就在ChatGPT面世之际,美联储启动了加息周期。

“由于讨论中涉及AI术语,大众对此的感知截然不同,”预算实验室的金贝尔女士表示,“但就我所见,目前企业招聘与裁员的模式与常规周期并无二致,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周期阶段。”她补充道,关键问题在于经济重回稳健增长期后的招聘模式将呈现何种形态。

金贝尔指出,从长期来看,区分周期性裁员与AI驱动的岗位削减至关重要。例如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岗位预计将首当其冲。而这些领域恰好也是AI技术容易触及的领域,这使得判断裁员究竟是宏观经济环境所致、技术应用导致,还是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变得复杂。

已确认计划裁减约1.4万个企业职位的亚马逊表示,需要“构建更精简的组织架构”以把握AI带来的机遇。该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7月公布的季度业绩在多方面超越华尔街预期,其中销售额同比增长13%至1677亿美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恩里科·莫雷蒂指出,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正处于AI相关裁员潮的前沿,“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兼具AI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不过他同时承认,疫情期激进招聘后的正常调整可能也是本轮裁员的原因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劳伦斯·施密特表示,凭借规模优势,亚马逊的岗位自动化进程可能远超竞争对手。“如果某些职能能快速实现自动化,亚马逊削减相关岗位或停止招聘完全合乎逻辑,”他补充道,“无论岗位总量如何变化,资源重新配置都是必然趋势。”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lyk7zg0gz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