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游客们常在贝都因向导的带领下登上西奈山,在原始岩石地貌间观赏日出,或参与其他由贝都因人带领的徒步活动。如今,这座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奉为圣地的埃及圣山,却因计划开发为大型旅游综合体而陷入一场非神圣的争议。
当地称为”穆萨山”的西奈山相传是摩西领受《十诫》之处。许多人相信,这里也是《圣经》和《古兰经》中记载的”燃烧荆棘”神迹发生地——上帝曾通过燃烧的荆棘向先知发声。山脚下坐落着由希腊东正教管理的6世纪圣凯瑟琳修道院。在希腊方面施压后,埃及当局已否认将关闭该修道院,修士们似乎得以留守。
然而,这个由修道院、小镇和山脉组成、长期与世隔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正在经历的巨变仍引发深切忧虑。豪华酒店、别墅和购物集市正在建设中。
此地世代居住着传统贝都因社群杰贝利亚部落。这些被称为”圣凯瑟琳守护者”的部落民众的房屋和生态旅游营地已被拆除,且几乎未获补偿。为给新停车场腾出空间,他们甚至被迫迁走了当地墓地的遗骸。
英国旅行作家本·霍夫勒指出,该项目虽被宣传为亟需的可持续发展工程以促进旅游业,却是违背贝都因人意愿的强制实施。曾与西奈部落密切合作的他表示:”这并非杰贝利亚人期待或要求的发展模式,而是为满足外来者利益而非本地社区利益、自上而下强推的改造。”他补充道:”这个具有游牧传统的贝都因部落正被新的城市世界包围——这是他们始终选择疏离的世界,是他们未曾同意建造的世界,也是一个将永远改变他们在家园地位的世界。”
当地约4000名居民不愿直接评论这些变化。
截至目前,希腊是因埃及政府计划反应最强烈的外国势力,这与其与圣凯瑟琳修道院的特殊关联密切相关。今年5月埃及法院裁定这座世界现存持续使用最古老的基督教修道院所在土地归国有后,雅典与开罗之间的紧张局势骤然升级。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法律争议,埃及法院最终判决该修道院仅对其所占土地及周边散布的考古宗教遗址享有”使用权”。希腊教会领袖雅典大主教伊罗尼莫斯二世立即发表声明谴责该裁决,指出”修道院的财产正在被没收和征用,这个东正教与希腊主义的精神灯塔正面临生存威胁”。
在罕见接受的采访中,圣凯瑟琳修道院的资深大主教达米安诺斯向希腊媒体表示,该判决是”对我们沉重的打击……更是一种耻辱”。其对此事件的处理方式导致修道士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并最终促使他近期作出辞职决定。
耶路撒冷希腊东正教牧首区特别指出,这处受其教会管辖的圣地曾获得先知穆罕默德亲自签发的保护令。该机构强调,这座拜占庭式修道院——不寻常地内含法蒂玛时代建造的小型清真寺——是”基督教与穆斯林和平共处的象征,也是深陷冲突的世界中希望的避难所”。
尽管争议性法院裁决仍未撤销,但通过一系列外交磋商,希腊与埃及最终达成联合声明,确保圣凯瑟琳修道院的希腊东正教特征与文化遗产将受到保护。
埃及于2021年启动国家资助的”大变形”旅游开发项目。该计划包括新建酒店、生态旅舍和大型游客中心,扩建附近小型机场,并建设通往摩西山(Mount Moses)的缆车系统。政府将此项开发宣传为”埃及献给全世界与所有宗教的礼物”。
住房部长谢里夫·谢尔比尼去年表示:”该项目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旅游与休闲服务,在保护原始自然环境风貌与遗产特质的同时,促进圣凯瑟琳镇及周边地区发展,并为当地项目工作人员提供住宿设施。”
虽然因资金问题工程已出现至少暂时性停滞,但拉哈平原(Plain of el-Raha)——圣凯瑟琳修道院的观景区域——已彻底改观,新道路建设仍在持续推进。据传此处正是摩西登西奈山时以色列人等候他的所在地。批评人士指出,该地区的独特自然特征正遭到破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阐述该遗产地突出普世价值时强调:”崎岖的山地景观为修道院构成了完美背景,其选址体现了人类将自然之美、偏远隔绝与精神信仰相融合的 deliberate 追求。”
早在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提出关切,呼吁埃及停止开发、评估影响并制定保护计划,但未获响应。今年七月,世界遗产观察组织发表公开信,敦促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圣凯瑟琳地区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环保人士同时致函担任圣凯瑟琳基金会赞助人的查尔斯国王,该基金会致力于筹款保护和研究修道院珍藏的珍贵古代基督教手稿。国王曾称此地为”应当为后代守护的伟大精神宝藏”。
这类大型项目并非埃及首个因缺乏对本国独特历史的敏感性而招致批评的工程。但政府将一系列宏大的规划视作重振低迷经济的关键。埃及一度繁荣的旅游业刚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复苏,就遭遇了残酷的加沙战争和新一轮地区动荡。政府已宣布目标到2028年实现3000万游客接待量。
在历届埃及政府主导下,西奈半岛的商业开发从未征求过当地贝都因社区的意见。该半岛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直至1979年两国签署和平条约后才归还埃及。贝都因人此后一直抱怨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
埃及包括沙姆沙伊赫在内的红海热门旅游目的地开发始于1980年代的南西奈地区。许多人认为当前圣凯瑟琳地区的开发与当年如出一辙。”贝都因人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担任向导、工人和出租方”,埃及记者莫汉纳德·萨布里表示,”但随着工业化旅游模式的涌入,他们不仅被排挤出产业链,更被物理意义上地从海岸线驱逐至内陆地区。”
与红海旅游区类似,预计新圣凯瑟琳开发区将招募埃及其他地区的劳动力。不过政府表示同时也在”升级”贝都因居住区。
圣凯瑟琳修道院在过去一千五百年中历经沧桑,当初最早来此修行的僧侣们选择这片与世隔绝的净土。随着红海度假区的扩张,旅游旺季时每日有数千朝圣者到访,这里的宁静开始被打破。近年来,常可见大批游客排队瞻仰传说中的燃烧荆棘遗迹,或参观收藏着《西乃抄本》页片的博物馆——这是现存最古老且最完整的新约圣经手抄本。
如今,尽管修道院及其深厚的宗教意义将得以保留,但周边环境与延续数个世纪的生活方式恐怕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707kx2nk7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