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舞台上与埃及周旋了十多年后,埃塞俄比亚即将在尼罗河支流上正式启用全球最大的水坝之一,此举将埋葬殖民时代条约——该条约曾由英国担保,使这个北非国家获得尼罗河绝大部分水量。
这座耗资约50亿美元(37亿英镑)建造在青尼罗河上的大坝,其水库面积大致与大伦敦地区相当。它的建设引发了埃塞俄比亚民族主义的高涨,让这个常因种族分歧而两极分化、深陷冲突的国家团结起来。
南非安全研究所智库分析师摩西·克里斯普斯·奥凯洛向BBC表示:”埃塞俄比亚人可能对如何食用英吉拉(他们的主食)存在分歧,但他们对大坝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不将其视为河中的混凝土堆,而是视作国家成就的纪念碑,因为国内外埃塞俄比亚人都为大坝建设提供了资金。201年开工时,国内曾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募捐呼吁。”
奥凯洛指出:”政府还发行了由企业和工人购买的债券。因此,全体国民对大坝的归属感呈指数级增长,其正式启用是国家自豪感的重要来源。”
这座名为”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Gerd)的水电站是非洲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分析师补充说,它不仅有望满足1.35亿人口的能源需求,还可能使该国获得”能源霸权”并增加外汇收入。埃塞俄比亚正计划增加向肯尼亚、吉布提等邻国的电力销售,并雄心勃勃地建设跨红海的输电网络,以便向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售电。
但对埃及而言,这座大坝却意味着与埃塞俄比亚的希望和抱负截然相反的图景。埃及担忧大坝将导致流入本国的水量急剧减少,从而引发水资源短缺。
开罗大学地质学家阿巴斯·沙拉基教授向BBC表示:”埃及约93%的国土是无人居住的沙漠,全国1.07亿人口全部依赖尼罗河生存。”他补充道:”埃及文明依托尼罗河而生,尼罗河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这位学者警告称,该大坝可能导致埃及”水资源贫困化”问题加剧。沙拉基教授指出:”大坝拦截了原本流向埃及的640亿立方米水量,这对我们是巨大损失。我国年均水资源配额仅为555亿立方米,除尼罗河外我们别无水源。”
他补充说明:”复兴大坝的蓄水量约是中国三峡大坝的两倍,而三峡已是全球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
埃塞俄比亚前复兴大坝谈判代表费克梅德·内加什透露,尽管面临埃及巨大的外交压力甚至战争威胁,埃塞俄比亚仍坚持建坝计划,因为这关乎国家发展命脉。该项目旨在为全国约60%无电人口供电,但他同时指出,在遍布岩石与山脉的辽阔国土上建设输电网绝非易事。
沙拉基教授指出,尽管青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埃塞俄比亚却”单方面”决定修建大坝——其之所以能成功实施,只因埃及当时正遭遇革命风暴,长期执政的统治者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埃及当时处于极度混乱状态,总统缺位,军队忙于国内事务”,他补充说明这个北非国家现已采取多项措施寻找替代水源——包括建造世界最大的水处理厂,开凿5000多口深井。
这位学者表示,埃及还被迫调整农业结构——例如将耗水量巨大的水稻种植面积从约200万英亩缩减至100万英亩。”若截留原本流向埃及的640亿立方米水源,岂能不造成损害?”沙拉基教授质疑埃塞俄比亚所谓”大坝不会对埃及造成负面影响”的说法。
费卡梅德向BBC表示,埃塞俄比亚不会回归英国殖民时期保证埃及特定水量的旧体系,但”始终愿意就泄流量与大坝安全问题进行磋商”。位于肯尼亚的萨汉研究智库分析师拉希德·阿卜迪认为,复兴大坝的竣工标志着1920年代英国殖民时期协议的终结,该协议曾保证埃及获得尼罗河约80%的水量。
“英国为安抚埃及并维护自身利益作出此项安排,因为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埃及是通往欧洲的战略要冲”,阿卜迪分析称,”但如今埃塞俄比亚实力增强,而埃及国运衰退,已丧失对尼罗河的特权地位。”
奥凯洛先生称之为”政治上的妙招”——埃塞俄比亚时任总理梅莱斯·泽纳维于2011年宣布启动被他简称为”X项目”的建坝计划,此举导致埃及逐渐丧失对尼罗河水资源的”否决权”。他表示:”埃及曾大力游说世界银行等机构不为大坝建设提供资金。这反而增强了埃塞俄比亚政府的决心,并开始大力推动从本国公民中筹集资金。”
奥凯洛补充道:”因此埃塞俄比亚从国内多个渠道获得了资金,并得到伊加特(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的小额捐助。若还有其他资金来源,外界也不会公开谈论此事。”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声称美国”愚蠢地资助了”该水坝建设,并称大坝”显著减少”了流入尼罗河的水量,这与美国重要盟友埃及的关切相呼应。埃塞俄比亚驳斥其说法”不实”,坚称大坝建设资金系自筹。
奥凯洛指出,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曾试图调解大坝争端,但埃塞俄比亚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比·艾哈迈德总理领导下退出谈判,因认为美国总统偏袒埃及。”特朗普感到被轻视。他原本渴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不仅阿比获奖,还拒绝与他达成协议。”奥凯洛如是说。
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启用前夕 埃及警告水资源安全是”红线”
在周二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正式启用前夕,埃及外交部长巴德尔·阿卜杜勒阿蒂加强了对该大坝的强硬表态,称水资源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并指这座大坝对北非国家构成”生存威胁”。
然而水利专家沙拉基教授排除了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开战的可能性。”他们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共饮一江水,尼罗河源自他们的土地。”他表示埃及将继续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水利专家费卡梅德指出,埃及不可能采取轰炸大坝的极端手段,因为这将对埃及及其邻国苏丹造成”毁灭性打击”——大坝溃决产生的洪水将彻底摧毁两国。
沙拉基教授担忧埃塞俄比亚可能将大坝作为”军事武器”,特别是在针对埃及重要战略盟友苏丹方面。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若埃塞与苏丹发生冲突,无需动用武器或战机,埃塞可通过大坝摧毁苏丹。”值得注意的是,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正是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交汇。
这位埃及地质学家还提出新担忧:复兴大坝可能引发”新的地震系统”。他解释道:”640亿立方米的蓄水意味着在火山岩构造区施加640亿吨重量,该区域存在大量断裂带以及世界最大的东非大裂谷——这是个活跃的地质断裂带。”
埃塞俄比亚此前多次表示,研究证明埃及的担忧毫无根据,大坝所在区域远离地震多发带。
红海出海口争端再起
在举国庆祝大坝启用之际,埃塞俄比亚民众并未受到埃及立场的影响,反而将目光投向新目标——重新获得红海出海口。该国在1991年厄立特里亚独立后失去了红海通道。
埃塞总理阿比上周公开表示:”放弃红海是历史错误,我们将在未来予以纠正。”他强调:”寻求海港通道不再是什么羞耻的事。国际共识很明确——没有大型国家不具备出海通道,这个问题应通过谈判解决。”
厄立特里亚政府随即驳斥其言论是”鲁莽的战争叫嚣”。两国曾在1990年代末因边界冲突导致数万人丧生,如今关系再度呈现恶化趋势。
分析人士奥凯洛指出,埃塞民众在大坝项目上展现的民族主义热情正延续到红海运动中。”埃塞克服万难建成了大坝,现在它渴望获得出海通道并建设海军力量。虽然具体方式尚不明确,但埃塞自视为伟大国家,而世上没有几个伟大国家是内陆国。”
延伸阅读:
– 《埃及为何担忧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大坝?》
– 《尼罗河归属权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 《尼罗河大坝争端:埃及与埃塞俄比亚摩擦持续升级》
欲获取更多来自非洲大陆的新闻,请访问BBCAfrica.com。您也可以通过推特@BBCAfrica、脸书BBC Africa或Instagrambbcafrica关注我们。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z71zndj00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