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高铁HS2项目困境:成本失控与深层矛盾
“我目前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彼得·亨迪勋爵表示。自英格兰西海岸高铁建设计划首次公布已逾15年,当我向这位铁路部长询问项目何时能完工时——更重要的是询问总成本时——他明确表示没人知道这个英国最大基建项目的最终账单数字。
当被问及政府在这种深度不确定性下仍坚持推进项目是否令人担忧时,他回应道:”当然,我们对此极度困扰。这很正常…”
公共账目委员会将高速铁路2号(HS2)项目称为大型工程管理的反面教材。目前该项目已超支数百亿英镑,工期延误近十年。
报告显示,伯明翰至伦敦段缩短后的线路可能耗资810亿英镑。计入通胀因素后,这意味着至少支出1000亿英镑却仅建成135英里铁路。从公务员、部长、公司内部人士到HS2原始设计者,众多项目参与者向我揭示了问题恶化的全过程。
该项目确实存在管理不善、盲目乐观以及对沿线房产业主处理不当等问题。但一位近十年来持续质疑HS2的特许测量师提出了更深层观点:这远非单纯决策失误,而是存在更本质的矛盾。
“英国在建设成本方面始终存在根本性问题,”该测量师指出,”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产权私有化的民主岛国。”这引发核心质疑:HS2遭遇的重大困境是否源于英国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先天局限?若是如此,项目未来该何去何从?
HS2最初是为解决西海岸主干线运力不足而设计。这条连接伦敦与格拉斯哥、长达700英里的铁路由维多利亚时代企业家零散建造而成。早期工程师曾提出前瞻性愿景:打造全球最快、班次最密集的高铁系统。
与国际同类方案相比,该计划曾令人瞩目:法国高铁时速200英里,HS2设计时速达250英里;日本东京至大阪每小时发车12班,HS2设计伦敦尤斯顿站每小时可处理18班列车——即每3分钟一班。
高铁建设背后的战略抉择与文化影响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铁路线必须尽可能笔直。为绕过村庄、林地或运河而减速转弯不在考虑范围内。更快的列车还需要更复杂的道岔系统和更坚固的无砟轨道。但政府审查报告显示,这种雄心产生了潜在的文化影响——追求建设最佳线路的愿景”推动了项目范围扩大并显著增加了成本”,这也使项目偏离了提升网络运力的初始目标。
Andrew Meaney作为Oxera咨询公司交通部门负责人,曾为2020年提交政府的Oakervee高铁评估提供建议。他指出,当时未就列车以欧洲之星在英格兰南部较低时速运行的节约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我认为本应详细评估这类方案,并就这些权衡展开公开讨论。”
但通过与HS2原始设计团队的交流,这种宏大抱负背后存在清晰战略。HS2首任技术总监Andrew McNaughton回忆,2009年在某次会议上听到法国铁路公司主席Guillaume Pepy的警告:即”不要犯下建设过时铁路的错误”。随着标准演进,法国高铁列车实际速度已远超轨道承载能力。何必建造完工即落伍的工程?
McNaughton先生决定选择能适应未来更高速列车的方案,为英国工程预留升级空间。他估算这将增加约10%成本,但认为物有所值。
当政客们试图推动HS2直线高速方案获批时,又遭遇新障碍。线路大部分穿越保守党议员主导的乡村选区,这些议员向前首相卡梅伦明确表示:项目获批需要重大谈判与妥协。内阁采取了特殊手段——混合法案,这是1992年以来英国第三次启用此类法案。该程序允许议会表决基建项目,但赋予直接受影响者申诉反对及要求修改细节的权利。
HS2高铁项目成本失控内幕
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曾在政府委员会前陈情,提出的要求从隔音屏障到绿地补偿不一而足。走廊里的最后一刻谈判屡见不鲜。这种模式虽保证了法案灵活性,但批评者认为其不必要地增加了复杂性和成本。
保守党议员杰弗里·克利夫顿·布朗爵士作为委员会成员回忆:”我清楚记得某位交通大臣在下午听证会后说’干得好杰弗里,你今天下午又让我们多花了两亿'”。
项目承诺清单显示:25万英镑用于教堂隔音、50万英镑新建公园(社区基金另计1000万)、1万英镑修复列入保护名录的饮水泉。巨额支出只为规避或补偿个体不便。
隧道建设是其中最昂贵的部分。经过公众咨询和混合法案程序,如今设计包含大量隧道、隔音墙及路堑(轨道低于地面铺设),导致伦敦至伯明翰49分钟旅程中仅有9分钟可见乡野景色。
交通部下属HS2公司承认未能控制总体成本,实际成果与早期不切实际的预期存在差距。
但协商妥协终见成效。2013年10月,伦敦至伯明翰段第一阶段方案以超350票优势通过,获跨党派支持。时任交通大臣帕特里克·麦克洛克林表示:”当时被告知该法案等同于规划许可,但后来证明并非如此。”
实际上混合法案仅授予”视为规划许可”——HS2透露后续仍需从地方当局获取8000余项许可。白金汉郡多宾斯巷案例中,当地议会今年四月否决了HS2升级农用道路的申请,该工程本用于建造监测地下水的地下箱体(附近隧道施工必要条件)。HS2警告拒绝可能导致数千万延误损失,但800余名居民因12周内60辆卡车通行激增联署反对。
这不过是新增的又一笔潜在成本。
英国基建困局:HS2高铁项目引发的深层思考
曾在2011至2016年担任伦敦副市长、后出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幕僚长的埃德·利斯特将矛头直指英国规划体系。”必须打破这种僵局,”他主张,”如果这些是重大国家项目,就必须获得通过。”他要求改革司法审查制度,防止类似HS2高铁的项目在法庭上屡遭阻挠。
这些争议提醒我们,英国的建设工程始终面临独特挑战。法国拥有逾1000英里高铁网络,但其国土面积更大,有更多空旷乡村可供穿行。中国高铁里程近3万英里,但其拥有中央集权体制和更有限的抗议权利。正如一位特许测量师的观察:”我们生活在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产权私有且民主的岛国”,这本身就构成挑战——意味着当英国想要建设核电站、水库或铁路等大型项目时,整个社会必须直面根本性问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个人生活因国家利益受损?该如何评估百年基建设施的价值?这些才是决定制度运行的核心问题。”现行流程过于陈旧、昂贵且复杂,必须找到更高效的解决方案,”该测量师表示。
交通专家安德鲁·米尼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政客与公众的沟通方式。”我们缺乏魄力宣布’这就是我们要建的工程,立即动工’,反而总是摇摆不定,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而对另一些人而言,所有哲学讨论都抵不过一个事实:HS2本身就是错误选择。曾任约翰逊和苏纳克特别顾问的安德鲁·吉里甘指出:”关键在于选对项目,而HS2从开始就是个错误。解决交通危机需要公交专用道、有轨电车系统和新车站等无数’乏味的小工程’,而非这种实际惠及极少数人的巨型项目。”
即便未来政府转向小型基建,关于公众同意与利益妥协的根本矛盾仍将存在。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HS2只会成为又一个被政治现实扼杀的重大工程。
顶部图片来源:克里斯托弗·弗隆/盖蒂图片社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x2l8kq52y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