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早餐桌上的橙汁杯里早已不止苦涩的滋味。五年前,超市自有品牌1升装橙汁的典型售价仅为76便士,如今已涨至1.79英镑——自2020年以来涨幅达134%,仅过去一年就上涨29%。咖啡馆与餐厅亦是如此,一杯普通橙汁的标价现已稳定在3.5至4英镑区间。有位同事在肯特郡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被收取9英镑的醒酒橙汁柠檬水账单时震惊不已,询问后得知其中鲜榨橙汁成本就占5.3英镑。

成本飙升的同时,口感也在悄然改变。部分生产商为控制成本开始用柑橘替代橙子,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消费者正在被”鲜榨式”压榨。

这场价格风暴背后存在多重诱因:作物病害、极端天气、对单一国家供应的过度依赖、包装新规以及贸易战与英国脱欧带来的复杂影响。这些因素与食品通胀形成叠加效应——2023年通胀率触及17.5%高点后虽曾回落(今年8月约5.7%),但目前正重现涨势。今日晚些时候将发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或将揭示这场”完美风暴”的全貌。

问题不仅限于橙汁。若追踪超市货架上各类食品价格曲线,会发现相似轨迹。因此解读橙汁价格波动,便可窥见日常杂支为何陡然沉重。这引发深层思考:这场风暴终将平息,还是物价将持续高位运行?我们是否该为永久性高物价时代做好准备?

追根溯源,还需从佛罗里达州的橙园说起。橙汁产业化始于二战期间美军的一项倡议,当时政府正为部队寻找既便携又不像松节油口感的维生素C补给源。

橙汁中近90%成分是水。通过温和蒸发去除水分后冷冻浓缩汁,待后续重新兑水即可还原风味更佳的饮品。虽然二战在部队尝鲜前便已结束,这项技术最终被美国软饮巨头美汁源商业化。股东宾·克罗斯比通过在广告与电台节目中传唱”冷冻橙汁更益健康”,成功推动橙汁在西方世界的消费浪潮。

时至今日,全球橙汁年消费量约达25亿加仑,其中英国市场占比约十分之一且仍在持续增长。


在埃塞克斯郡巴西尔登镇的工业区,马克西姆·麦克唐纳监管着从巴西运来的绿色钢桶装冷冻橙浓缩浆。他的公司杰拉尔德·麦克唐纳以祖父命名——这位先驱者早在1940年代就从当时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进口橙浓缩浆。如今该公司生产果汁并进行配方调配,随后供货给超市和餐饮供应商。

但全球橙汁价格已攀升至惊人高位:过去十年间从每磅1美元(75便士)涨至1.5美元(1.12英镑),到去年年底更创下每磅5.3美元的历史纪录。这背后是连续五年的歉收——严重干旱与柑橘黄龙病(由昆虫传播细菌引起)共同导致的结果。巴西遭遇了自1988年以来最严重的减产,其柑橘种植带部分区域三分之二的橙树受到影响。

“去年九月左右价格飙升至疯狂水平”,马克西姆告诉记者,“最严重时报价达到每公斤7美元”。对于橙汁这种大宗商品而言,从2美元涨到7美元是荒谬的,但价格传导至消费者端需要时间。

全球数据咨询公司行业专家菲利普·科弗代尔指出:“在2023年之前,橙汁涨价一直隐藏在整体食品通胀之中”。生产商试图在南美之外寻找货源,但这并非易事——巴西已垄断橙子供应,其市场控制力甚至超过沙特对原油市场的掌控。摩洛哥、埃及和南非虽也产橙,但供应量更为有限。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和塞维利亚橙子则主要鲜食出口,而非加工浓缩浆(加之西班牙去年十月遭遇瓦伦西亚洪灾等气候相关减产)。

即便在巴西国内,市场也集中在大型工业化集团手中。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本应回落——但这种情况并未发生,行业也普遍不预期价格回归。这种态势同样出现在许多价格普涨的日常食品中。

佛罗里达作为另一个传统橙子出口地,其阳光之州过去一年的产量已跌至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低点,频繁飓风与柑橘黄龙病的长期困扰共同导致这一局面。黄龙病的危害在于降低果实糖分,影响橙子甜度。“除非果汁必须标注‘佛罗里达橙’产地,否则现在很少人采购当地橙子”,马克西姆表示,“由于短缺,从佛罗里达采购橙子非常困难,且成本过高”。



今年早些时候,纯果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出售了部分土地用于住宅建设。作为美国橙汁标志性品牌的纯果乐公司,今年不得不进行债务重组,百事公司也已出售其大部分股份。纯果乐近期在美国推出的产品创新之一是推出低价”基础系列”混合果汁——将橙汁、苹果汁和梨汁混合。

英国市场也呈现类似趋势。橙汁与芒果、柑橘和克莱门氏小柑橘汁正被广泛混合使用。由于印度丰收推动,芒果泥目前价格尤为低廉。与此同时,柑橘浓缩汁因需求较少而比橙汁浓缩浆更便宜。这些创新既节约成本,又保持了传统的甜味口感。

自特朗普政府实施新关税政策以来,近期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产生了额外影响。橙汁产业恰好处于这场风暴中心。加拿大对美国实施反制关税后,美国对加拿大的橙汁出口已骤降至20年来最低点。前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曾警告称,加拿大人可能不得不”放弃佛罗里达橙汁”。特朗普政府还对巴西进口橙汁征收10%关税,这将直接推高美国超市售价。

2024年英国取消了部分非本土种植水果进口关税,但针对某些更甜、更便宜的品种及混合果汁的关税仍被保留。尽管关税削减可能有所帮助,但根本性的价格上涨远抵消了这一影响。

此外,新出台的包装法规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压力。这项名为”延伸生产者责任”的规定旨在通过按重量收费提高回收率,所有果汁生产商都将受到影响,尤其是仍使用玻璃瓶的企业。英格兰银行8月报告指出,食品价格高通胀部分源于这些法规的实施。

在巴西,橙子收成有所恢复——这是价格回归正常的最大希望。但与此同时需求持续下滑:全球橙汁消费量较二十年前的峰值已下降30%。虽然高价是部分原因,但全球某些地区对果汁含糖量及健康价值的认知转变也产生影响。GlobalData的菲利普·科弗代尔指出:”如果幼儿从小未定期饮用果汁,长大后成为常规果汁消费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在中国、南非和印度等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国家,橙汁需求正在增长。但在其他地区,芒果、梨和石榴等异域风味果汁正日益受到青睐。






然而归根结底,橙汁是超市长期习惯低价销售的主打商品。当前价格飙升至每盒2英镑的局面,可能因天气好转等因素迅速逆转。阿尔迪英国首席执行官吉尔斯·赫利表示:”收成波动性似乎已减弱,我们的采购团队正全力确保将成本节约传导给消费者。”

但供应链其他环节持不同看法,考虑到大量冷冻浓缩汁采购于去年价格高位时期。加之少数控制市场的大型生产商仍形成垄断态势。针对柑橘黄龙病问题,包括拥有美汁源和Innocent品牌的可口可乐在内的主要商业生产商,已参与”拯救柑橘”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寻找防治方案。这属于长期项目——即便取得成果,其效应传导至零售价格仍需时日。

橙价走势同时揭示:价格上行冲击在全球的传导速度远快于下行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牛肉与小牛肉年涨幅近25%,黄油约19%,巧克力和咖啡分别为15%,牛奶超12%。这暗示更宏观层面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尽管各类食品饮料价格飙升,消费者实际上曾受到阶段性保护,而现在到了”偿还时刻”。埃克塞特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史蒂夫·麦科里斯顿指出:”零售商可能最初未完全转嫁成本上涨,现在正通过提价挽回部分本应获得的利润。”

试图精准解析食品饮料定价机制异常复杂——许多影响价格的因素难以察觉。”我们对供应链实际运作机制知之甚少,零售商与制造商、农户之间的合同关系难以追踪。”更超越橙汁范畴的深层问题是:作为农业资源有限的密集型小国,英国消费者是否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气候变迁意味着该国将日益暴露于食品价格冲击之下?2024年政府食品安全报告明确指出:”英国仍高度依赖进口满足水果、蔬菜及海鲜消费需求……许多进口来源国自身正面临气候相关挑战与可持续性风险。”这意味着当前可能只是食品饮料价格剧烈波动的开端。

顶部图片来源:丹尼尔·格里泽利/四重影像/盖蒂图片社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397n3jl3z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