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动态

印度与美国正举行为期一天的贸易会谈,为陷入停滞的双边协议谈判带来重启希望。由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布伦丹·林奇率领的代表团已抵达新德里,将与印度商务部官员举行会晤。

印度方面强调本次会议并非新一轮谈判的启动,而是旨在”探讨”如何达成协议的”意见交流”。此前贸易谈判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而陷入停滞,该措施部分是对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和武器的惩罚。印度以国内能源需求为由捍卫自身决策,并称这些关税”有失公平”。

高额关税加之特朗普及其核心官员对印度的强烈批评,导致这两个盟友国家关系迅速出现惊人恶化。作为对美国出口服装、虾类、宝石和珠宝等商品的主要供应国,印度的生产和民生已受到关税措施直接影响。因此周二的美印官员会谈受到密切关注。

印度谈判代表拉杰什·阿格拉瓦尔在林奇到访前向当地媒体表示:”这并非正式谈判回合,但必将围绕贸易协议及如何达成美印共识进行讨论。”原定上月举行的谈判回合因特朗普的关税公告及印度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取消。

不过近日出现转机迹象:特朗普政府官员展现出更倾向和解的态度,印度也确认讨论仍在进行中。美国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周一告诉CNBC新闻台:”印度正在回到谈判桌,让我们静观进展。”值得注意的是,纳瓦罗此前曾是印度最尖锐的批评者之一,曾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持续军事行动称为”莫迪的战争”。


在CNBC的采访中,纳瓦罗先生还提及了上周特朗普与莫迪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特朗普表示美印两国”正持续协商解决双边贸易壁垒”,莫迪对此回应称认同美国总统的乐观态度,并强调两国是”亲密友邦与天然合作伙伴”。被提名为下任美国驻印度大使的塞尔吉奥·戈尔则预测贸易协议”将在未来数周内达成”,他在上周的确认听证会上表示:”目前双方分歧并不大,实际上正在磋商协议的具体细节。”

尽管特朗普向印度派遣了”挚友”级大使,部分人士却视其任命为”外交羞辱”。虽然美方希望印度采购美国玉米,但实际推进仍面临阻力。关键分歧的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农业及乳制品领域仍是核心争议点。

多年来华盛顿始终寻求进入印度农业市场,将其视为尚未开发的重要领域,但印方出于粮食安全、民生保障及数百万小农利益的考量,始终实施严格保护。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近期再度质疑印度保护政策,质问为何14亿人口大国”不愿采购一蒲式耳美国玉米”。

印度专家则坚持认为,基于国家主权与粮食安全战略,新德里不应迫于压力开放农业市场。

欢迎通过Instagram、YouTube、Twitter及Facebook关注BBC新闻印度频道。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99g13xezd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