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向美政府上缴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引发争议

科技巨头向美政府上缴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引发争议

非同寻常·利益交换·史无前例——这是业界对两家全球科技巨头将向美国政府缴纳其向中国销售特定先进芯片收入15%消息的部分反应。行业观察人士、前政府顾问、政策制定者和贸易专家纷纷对此交易发表看法。

该消息发布仅距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向中国销售这些芯片数月之久。这项禁令于7月中旬解除,如今美国政府似乎更进一步——直接介入这些美国企业对华业务。批评者认为此举既令人困惑又令人担忧。

这些先进芯片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当前投资者正押注AI将重塑全球经济。上月,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成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H20芯片,AMD则开发了MI308芯片,这些产品性能低于旗舰芯片因而价格更低。但在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美企向中国出口最先进芯片后,开发此类产品成为进入庞大中国市场的唯一选择。特朗普执政时期,连这些性能降级的”中国特供版”芯片也被禁售。

恢复对华销售对英伟达和AMD都是重大利好,中国AI投资正以惊人速度扩张,分析师预计今年规模将达约1000亿美元,同比激增近50%。

“史无前例…我找不到合适词汇,但这很糟糕,”贸易专家黛博拉·埃尔姆斯表示。其他专家指出美国企业从未有过类似先例。但特朗普6月批准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时曾采取类似做法,包含所谓”黄金股”安排——这种政府持股企业的做法十分罕见。

白宫尚未说明协议具体执行细节,包括资金去向及用途。更关键的是,这对将中国视为关键市场或供应商的其他美国企业——从苹果、特斯拉到小型家具和玩具制造商——传递了什么信号?这是否意味着企业对华贸易将新增一项”特别税”?





芯片限售政策转折:英伟达与AMD对华出口协议深度解析

芯片限售政策转折:英伟达与AMD对华出口协议深度解析

英伟达与AMD达成的15%出口削减协议或将冲击其盈利底线,即便对华销售仍能带来可观利润。由于芯片制造商需提前数年规划产能,这一决定可能挫伤投资者情绪——该情绪高度依赖企业的盈利与收入预期。

分析人士指出,此项协议或是特朗普政府持续关税谈判的组成部分。就在上周,特朗普曾威胁对海外制造芯片征收100%关税,除非相关企业增加在美投资。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更直言,芯片出口正被用作对华谈判筹码,以换取稀土资源的准入许可。

政策转向背后的博弈

据路透社披露,白宫官员表示尽管H20及同级芯片此前以国家安全为由遭禁,但现认为其销售不会危及国家安全。这一表态揭示了政策立场的微妙转变。

国家安全专家与部分议员长期反对对华出售AI芯片,担忧中国可能借此获得人工智能及军事应用优势。但反对者认为限售政策适得其反——既刺激中国自主创新又加剧市场竞争。他们更倾向让中国保持对美国技术的依赖。目前来看,后一种观点暂居上风。

黄仁勋的白宫游说

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强力游说。上周三其与特朗普的白宫会晤被视作协议达成的关键节点。正是黄仁勋的努力促使4月实施的H20对华销售禁令得以撤销。

双赢表象下的地缘角力

对中国而言,协议堪称阶段性胜利——字节跳动、腾讯、深度求索等科技巨头在4月禁运前已购入H20芯片。对美国政府,伯恩斯坦研究公司估算其对华芯片销售可能创造20亿美元收益。若进而促成稀土协议,华盛顿将再下一城——当前中国正垄断着这些关键矿产。

但批评者警示此举折射出白宫决策机制的隐患。”这与我们过去熟悉的美国政策环境截然不同,”贸易专家埃尔姆斯女士评价道,”宽泛地说,或许可称之为特朗普白宫应对诉求的’灵活性’。”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x2ppgg0zv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