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在北京开幕 贸易冲突与乌克兰战争成焦点议题

中欧峰会在北京开幕 贸易冲突与乌克兰战争成焦点议题

周四,中国与欧盟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双方领导人将就贸易冲突到乌克兰战争等一系列议题展开讨论。

然而,由于全球贸易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出席的问题,外界对此次峰会的预期有所降低。此前有报道称习近平婉拒了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原定在该地举行的峰会。

本周中国方面证实,习近平将在北京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

今年年初时,中欧关系曾一度被乐观情绪笼罩,当时有观点认为唐纳德·特朗普若当选美国总统或将促使这两大经济体走得更近。

但数月过去,中欧关系却比以往更加紧张。





欧中峰会前瞻:机遇与挑战并存

欧中峰会前瞻:机遇与挑战并存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抵达北京后在社交媒体X发文表示,此次峰会是欧盟与中国”推进并重新平衡”双边关系的契机。她写道:”我深信双方能够建立互利合作…这种合作或将定义未来50年的欧中关系。”

这番表态呼应了峰会前双方释放的积极信号。欧盟官员此前表示已准备好进行坦诚对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二则称双边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然而布鲁塞尔方面对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预期普遍低迷。尽管欧盟27个成员国正面临与中国相似的压力——特别是对美出口关税问题——但分析人士认为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有限。本月早些时候,冯德莱恩曾将欧中关系称为”本世纪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关系之一”,并强调需要在僵局问题上取得进展。

但今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婉拒访问布鲁塞尔的邀请,随后于5月出席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这些举动为双边关系蒙上阴影。欧洲议会中国代表团主席安格鲁格鲁指出:”中欧之间本已脆弱的信任度降至新低,在这种战略互疑的氛围下,会谈气氛明显紧张——即便不能说是冰冷。”

俄乌战争问题成为两大经济体关系恶化的主要诱因。欧盟上周以”协助俄罗斯”为由制裁两家中国银行,此举在峰会前夕激怒北京,导致会谈氛围更趋微妙。中方表示已在峰会前向欧盟贸易专员提出”严正交涉”。

另有报道显示,中国外长王毅本月疑似向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利表示”中方不愿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败”,这一说法与中国官方中立立场相左。据称王毅还表示俄乌战争将使美国无暇专注与中国的竞争,但中方已对此予以否认。博雷利今年早些时候曾指称中国是”俄罗斯战争的主要支持者”,并称”如果中国真正停止支持,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欧盟贸易关系焦点报道

贸易关系成为欧盟核心关切

在欧盟去年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北京随即对欧洲烈酒实施报复性关税。本月,中国政府又限制政府采购欧盟医疗设备——这是对欧盟6月份对中国医疗设备实施类似限制的回应。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今年还加强了对稀土和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北京利用其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准垄断地位”作为武器,打击关键行业的竞争对手。

欧洲已对其工业受到中国廉价补贴商品威胁感到沮丧。去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3058亿欧元(约合360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短短九年内翻了一番。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此前在接受官媒《澎湃新闻》采访时,对欧盟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的三重定位提出异议。

“欧盟对中国的三重定位就像交通信号灯同时亮起绿灯、黄灯和红灯。不仅无法疏导交通,只会制造困难和障碍。”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lyxk4ywpp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