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即将铸造最后一批美分硬币。在经历230多年的生产后,费城造币厂将于周四压铸最后一批1美分硬币。虽然美分将继续保持流通,但逐步退出流通已促使企业开始调整价格,商家表示美分硬币正变得越来越难获取。政府称此举将节省开支,正如特朗普总统今年二月首次宣布该计划时所言:”消除我们伟大国家预算中的浪费,哪怕一次只能节省一美分。”

这些印有内战时期林肯总统头像、由镀锌铜材铸造的硬币,如今单枚生产成本已接近4美分——据财政部数据显示,这比十年前的成本翻了一倍多。预计终止生产的决定每年可节省约5600万美元。官员们指出,电子支付的兴起使得自179年开始生产的美分硬币逐渐失去实际意义。财政部估算目前约有3000亿枚美分仍在流通,”远超商业活动所需数量”。2022年政府分析显示,约60%流通硬币(相当于普通家庭积存60-90美元)被储存在家庭存钱罐中,被认为不值得兑换使用。

但精打细算者需注意:随着企业开始四舍五入调价,此举预计将增加消费者支出。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研究人员的评估显示,这可能使消费者每年多支出600万美元。

多国也已逐步淘汰最低面值硬币。例如加拿大于2012年铸造最后一批1分硬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990年代停用1分和2分硬币;新西兰2006年停止生产5分硬币。英国虽在2018年提出废除1便士硬币计划,但后续撤回了提案。不过电子支付的兴起确实促使英国于2024年停止硬币生产,因官方认定流通中的1便士和2便士硬币已足够使用。

目前美国关注焦点已转向5美分镍币——其面值5美分但生产成本近14美分。里士满联储研究指出,若淘汰镍币将对消费者产生更大影响,预计每年使公众多支出5500万美元。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q8392vx8p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