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印度宣布将实施被广泛称为数十年来最具深远意义的经济改革——将29项联邦劳动法规压缩整合为四部简化法典。此举使管辖劳动领域的法规数量从惊人的1400项降至约350项,企业需填写的相关表格也从180份减至73份,显著减轻了监管负担。
这些法典虽于2020年获议会批准,但历经五年延宕及多方政治博弈后,终将在全国统一实施。长期指责限制性劳动政策导致印度制造业萎缩的企业界对此改革表示热烈欢迎。
野村证券分析称:”这是政府加速经济改革大趋势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征收50%关税的背景下。此举释放出重要信号——印度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并融入全球价值链。”
然而工会组织要求撤销法典,称这是”自印度独立以来对工人来之不易权利最彻底、最粗暴的剥夺”。改革已引发全国性示威,周三在首都德里举行的抗议活动中,200-300名参与者主要由不隶属莫迪总理执政党(印度人民党)的左翼工会领导。
在抗议现场,受雇于德里郊外某国际饮料公司的33岁工厂工人阿卡什迪普·辛格向BBC表示:”新法规只会让雇主受益,我们工人得不到任何好处。”多名与会者表达了类似忧虑。
政府表示,这项酝酿已久的改革旨在推动过时法律现代化、简化合规流程、保护工人权利,同时首次为印度不断增长的零工经济劳动力赋予法律认可。多项惠及工人的措施——强制性聘用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40岁以上员工免费年度健康检查以及性别同酬政策——都是值得欢迎的进步。专家认为,这些改革配合减少合规负担、加强社会保障、扩大雇员定义以涵盖零工劳动者等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印度庞大的非正规经济规范化。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印度政府智库Niti Aayog前主席阿尔温德·帕纳格里亚指出,新法规还消除了此前不同法律对相同规则存在不同定义的明显矛盾。帕纳格里亚教授在《印度时报》撰文称:“过去想要100%遵守印度劳动法,就必然违反其中20%的规定。”
尽管改革包含诸多受欢迎条款,但其中两项争议性条款尤其引发工会不满。新规使得企业解雇员工更加容易,同时限制工人依法举行罢工的权利。此前拥有100名以上员工的工厂解雇人员需经政府批准,如今这一门槛已提高至300人。
印度工会中心全国秘书苏迪普·杜塔质问:“为何政府要将大量劳动者排除在劳动法保护之外?”他补充道:“劳工待处理申诉案件已积压数百万件。案件无法登记…工人投诉无门,此刻政府却推出试图将大量劳动者排除在外的劳动法规。”杜塔还指出,新规要求工人在罢工前提前14天通知——此前该规定仅适用于国有企业——这进一步剥夺了工人的集体谈判权。
经济学家帕纳格里亚等人指出,旧法规禁止百人以上规模的企业进行裁员属于”严苛条款”,这种规定削弱了印度相对于孟加拉国、越南和中国等国的竞争力。他在研究中强调,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是印度吸引企业家的关键——正如数十年前的中国那样——这将为经济转型带来资本、技术与国际合作的催化剂。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赞同这一观点,认为提高裁员/关厂的企业规模门槛”将促使企业建设更大规模的工厂,推动制造业发展,并逐步扩大就业机会”。
但阿伦·库马尔教授等学者认为,单凭劳动法规无法解释印度竞争力薄弱或私营部门新工厂投资缓慢的现状。”私人投资不足并非源于这些法律,而是由于需求不足。印度工资水平偏低导致大众需求持续低迷,”库马尔教授向BBC表示,”新劳动法典对这些方面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他警告称不应削弱工人的议价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取代人力岗位且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尽管旧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但核心在于保留原有体系中为数不多的劳动者权益,”库马尔教授强调。
尽管存在意识形态分歧,专家们普遍认同那些陈旧繁复的法规——常被稽查人员用来刁难工厂主——亟需简化。印度超过半数劳动年龄人口未进入劳动力市场,近60%劳动者属于自雇阶层,这充分暴露了旧制度的失效。新规对印度制造业增长与投资的影响尚不明朗,但短期来看转型将给企业带来挑战。”机构需要为薪酬结构、人力资源体系、社会保障条款和合规治理的变革做好准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BDO印度指出。由于劳动监管同时涉及邦级与中央法规,BDO印度表示即便政府正在应对工会的持续抵制,雇主可能仍将面临双重合规压力。
欢迎通过Instagram、YouTube、X和Facebook关注BBC新闻印度频道。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pwk28d5yzx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