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近日呼吁航空旅客注重着装得体、言行文明——这一倡议在多数美国人认为航空旅行体验较以往更为糟糕的当下引发了广泛共鸣。在即将迎来15年间最繁忙的感恩节出行季前夕,达菲上周发起名为”文明旅行黄金时代由你开启”的宣传活动,通过回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航空旅行场景,呼吁重塑空中旅行的礼仪风范。然而在航空管制员持续短缺、航班延误频发的现状下,社交媒体用户与航空专家均指出达菲未能切中问题要害。

交通运输部宣传视频中,昔日机场工作人员微笑服务、乘客井然有序的历史影像,与当下社交媒体常见乘客在机舱斗殴、赤脚搁置座椅等失序行为的现实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礼仪不应止步于登机口。今时不同往日,”达菲在视频中强调,”让我们重拾文明与礼仪。请自问:你是否主动帮助孕妇安置行李?是否以得体着装表达尊重?”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预测,本周将迎来15年来最繁忙的感恩节出行季——仅11月25日单日航班量就超过5.2万架次。航空专家表示,达菲的倡议对改善飞行氛围影响有限。

机票优惠网站Going.com创始人、飞行专家斯科特·凯耶斯向BBC表示,虽然呼吁乘客友善相处的想法很美好,但实际效果”无异于要求墙壁自动印钞”。他指出:”很少有人登机时就蓄意寻衅,但当乘客情绪激动到开始与空乘或其他旅客冲突时,他们根本不会记得达菲的劝诫。”

凯耶斯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人们易怒情绪的失控,这不仅是航空业难题,更是全美乃至全球社会日益恶化的普遍现象。

自运输部长在X平台发布倡议后,相关帖文已累积数千条批评留言。有用户直言:”若想获得尊重,请停止像对待牲畜般对待旅客——取消毫无意义的羞辱性安检,要求航空公司提供超过2英寸(约5厘米)的座位空间。”

旅游行业分析师、 Atmosphere研究集团总裁亨利·哈特维尔特指出,尽管达菲强调礼仪很重要,但着装要求无法改变现状:”穿晚礼服者可能素质低下,着运动装者或许彬彬有礼,衣着不能定义人品。”

多位网友强调,着装随意源于机舱空间挤压与航班延误预期。有人讽刺道:”若能保证航班准点,我们也不必做好在机场过夜的着装准备。”还有用户质问:”能否恢复昔日的腿部空间?”

一名拥有近50万粉丝的用户分析:”达菲的提议完全正确…但旅客着装水准下降正折射出航空公司的待客之道——牲畜登机流程、狭窄座位、连饮料都要斤斤计较的抠门政策,整体体验令人痛苦。”

哈特维尔特认同社交媒体用户的普遍观点,认为航空公司通过”打造令人不适的经济舱环境”间接助长了旅客不良情绪。加之空乘人员配备不足、机上设施简陋及”按需付费”商业模式,自然导致”旅客登机时难见笑容”。

不过仍有部分民众支持部长的核心倡议,有留言称:”我愿从自身做起,传递文明火种。”

美国解除航班限制 感恩节出行迎来及时雨

坎昆飞伦敦航班因机上斗殴转降美国

飞机湍流为何愈发频繁且日益剧烈

美国交通部表示,这项倡议不仅关乎”请”和”谢谢”的礼貌用语,更旨在减少飞机和机场内的暴力骚乱事件。该机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机上冲突事件激增400%,包括扰乱秩序行为与暴力袭击。2021年至今已记录13,800起乘客失序事件,每5名空乘人员中就有1人遭遇过肢体冲突。

但专家对航空旅行质量下降的说法提出异议。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航空历史学教授丹·巴布向BBC表示,尽管不文明事件增加,但从统计数据看仍属小概率事件。他指出当前旅客数量和航班班次远超往昔,难以与数十年前的数据直接比较。

分析人士凯斯指出航空业今昔对比的深层差异:”过去的航空旅行状况远比现在糟糕,这种对比令人哑然。”他表示当时飞行安全系数低,空难和劫机事件频发,机票价格相对于收入更为昂贵,此外还面临机舱烟雾弥漫、空乘人员遭受性别歧视与严苛形体要求等问题。

凯斯认为,联邦航空管理局和交通部应着力推动航空公司减少航班延误与取消,从而有效缓解旅客焦虑。巴布教授建议采取多重措施:”扩大座椅间距与腿部空间,将餐食纳入机票价格,限制酒精饮品,优化机场安检流程,改善停车设施,扩展登机口等候区域。”

他同时强调:”我们仍需积极引导乘客尊重机组人员并彼此以礼相待。”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g5m73e2l6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