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全景》栏目调查发现,本世纪中国已向英国企业和项目注资价值数百亿英镑,部分投资使其获得了军品级技术的准入权限。这笔高达450亿英镑(以2023年物价计算为590亿美元)的投资狂潮,在2015年中国国家战略指令发布后达到顶峰,该指令旨在使中国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全球领导者。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AidData数据显示,就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而言,英国已成为七国集团中吸引此类投资的首要目的地。《全景》栏目深入调查了这些投资如何导致尖端技术与专业技能向中国转移。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前负责人指出,英国在战略重要行业的准入许可方面”放任程度过高”。
BBC独家提前获取了由威廉与玛丽大学AidData研究团队收集的数据。作为追踪政府海外支出的权威机构,AidData接受各国政府及慈善基金会的资助。该机构执行主任布拉德·帕克斯博士表示,部分中国政府支持的投资虽属纯商业行为,但更多投资契合北京的战略目标。
这些战略目标早在十年前就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明确部署。该规划设定了中国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机器人等十大高科技领域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宏伟目标。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金刻羽评价称:”这是中国始终秉持的长期战略思维,我认为许多其他国家同样需要具备这种远见。”
基于AidData的研究成果,BBC重点调查了英国科技企业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案例。这家总部位于赫特福德郡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其核心技术在计算机与智能手机芯片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相关技术存在军事应用潜力。
2017年, Imagination公司刚刚失去其最重要客户苹果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这家公司随即被当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私募股权公司Canyon Bridge以5.5亿英镑收购。收购Imagination的Canyon Bridge基金仅有一位投资人——颐泰资本,而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颐泰资本的最大股东。中国国新直接向承担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职责的国务院汇报。
在Canyon Bridge收购英国Imagination公司的两个月前,曾试图收购一家美国半导体企业,但该交易因美国投资审查法规的阻挠而告终。
Imagination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知识产权——工程师团队数十年积累的专业技术。潜在收购方实质上是收购这些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其技术底层算法虽为其他产品开发,却可被应用于导弹和无人机的军事用途。
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罗恩·布莱克在离职后首次接受采访时透露,英国政府曾对此交易进行审查,且Canyon Bridge曾”明确保证”中国国新将作为被动投资者,仅以盈利为目的。但到2019年,布莱克称自己应召赴北京参会时,被要求直接为中国国新工作,并主导将Imagination全部技术及专业知识转移至中国。
“那位中国国新代表明确表示’把英国工程师的技术转移给中国工程师后,就可以解雇英国工程师,你会获得巨额收益'”布莱克回忆道。虽然他当场拒绝,但数月后中国国新试图直接委派四名”对半导体一无所知”的新董事进入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董事会。
“这些人唯一的资质就是与中国国新的关系。”布莱克补充道。确信公司技术存在军事化应用风险后,布莱克开始联系英国政府官员。他虽获得同情性回应,但被告知这属于私营领域事务,政府无力干预。
出于对军用级技术转移的担忧,布莱克提出辞职。此时英国政府开始介入,中国国新随即暂停了委派新董事的计划。布莱克撤回辞呈却在三日后遭解雇,后续劳动仲裁裁定其被不当解雇。在他离职后,Imagination的原创技术最终被转移至中国。
据想象力科技公司称,其技术未应用于军事产品。该公司向《全景》表示:”想象力科技在半导体知识产权技术的商业授权及相关交易中,始终遵守适用的出口和贸易合规法律。”峡谷桥基金向《全景》表示”收购想象力科技的交易完全由峡谷桥基金及其顾问团队自主发起并主导”。
《全景》联系了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但该机构未就布莱克的指控发表评论。中国驻英使馆表示,中国政府”始终要求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指出这些企业”也为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就业创造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努力受到许多国家的广泛欢迎”。
2017年时,英国政府阻止诸如想象力科技这类公司出售给中资的权限较为有限。两年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受到热烈欢迎,戴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曾宣称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
杰里米·亨特爵士表示:”我们当时认为中国基本上是非常友好的国家,且存在大量商业机会。”2015年他担任卫生大臣,后来曾历任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等政府要职。”但在表面之下,我们开始察觉到中国变得更为强势。”
如何在与中国贸易的同时保障英国安全,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前负责人杰里米·弗莱明爵士指出:”这是价值万亿美元的难题。”他表示过去二十年间,英国从对华贸易关系和中國投资中获益,但另一方面英国有时会忽视这些投资可能被用于损害自身利益。
“我个人认为,”他补充道,”我们在允许外资进入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科技产业方面过于放任。”弗莱明爵士将英国的做法与中国实施的管控进行对比:”中方始终采取战略性和审慎态度,谨慎限制西方企业投资或涉足其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关键产业领域。”
特朗普政府首任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指出,2017至2018年间整个欧洲及部分美国企业对中国存在天真认知。”当时人们不愿接受我们正滑向某种新冷战的事实。”这位近日因涉嫌不当处理机密文件被美国起诉的前官员坚称自己无罪。
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并无过错,问题在于英国政府缺乏远见。中国实质上实行一党制,有观点指出其威权体制因擅长长期战略规划而取得成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金刻羽评价:”从中国视角看,这些成果堪称非凡。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制定跨越数十年的目标,进行系统性规划、投资布局、战略部署与金融引导——这绝非五年周期能企及。”
研究机构AidData数据显示,本世纪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海外贷款国,按2023年价格计算规模达1.6万亿英镑。帕克斯博士指出2016-2017年是中国海外投资高峰,此后多国开始强化国家安全审查机制。至2018年,美国、德国、意大利相继收紧外资审核,英国于2022年跟进。
英国情报机构GCHQ前负责人杰里米·弗莱明爵士审慎乐观地表示:”我们已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但若称其天衣无缝则远非如此。”2024年工党执政后,面临与保守党前任相同的困境:既需中国经济助力增长,又需平衡安全风险。
金刻羽教授分析:”欧洲包括英国的核心问题在于投资严重不足。中国乐于为部分项目提供资金,且多数领域并不构成实质安全威胁。”财政大臣雷切尔·里维斯已专程访华争取投资。但部分工党议员担忧政府未兑现选举承诺——外交事务特别委员会主席埃米莉·索恩伯里女爵指出:”外交大臣曾承诺公布中国审计报告,如今却被告知仅能获取数行摘要。”
英国外交部向BBC全景栏目表示,因涉密未公布完整报告,强调对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采取”连贯战略”,既支持英企”安全贸易”,亦将动用权力护卫国家利益。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vgmy5d7k84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