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北部一户家庭正在寻找一位非凡且经验丰富的家庭教师,协助他们年幼的儿子迈出成为英国绅士的第一步。读到这则招聘广告时,你很容易将”第一步”视为普通措辞而忽略,但这恰恰是这则特殊招聘中最关键的要求——他们要为年仅一岁的孩子寻找启蒙导师。
自这个匿名家庭发布年薪18万英镑的招聘启事以来,已收到数百份申请。招聘要求特别强调应征者必须是”非常特别的人”。过去几周,这则广告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许多人质疑:为何要为婴儿聘请家教?
协助该家庭招聘的Tutors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科勒表示,尽管最初存疑,但他认为这个想法具有”远见”且”进步”。与这家人会面后,他感受到他们清楚自己要求的特殊性以及孩子年龄之小。这家人解释,他们”不想再等待”,因为当年等到长子五岁才请家教时,”文化偏见已经形成”。
何为”文化偏见”?亚当解释:”这涵盖一切——用餐仪态、言谈方式”。长子已从家人身上习得”极其微妙的非语言暗示”,沿袭了家庭文化习惯。这家人希望避免同样情况发生在幼子身上。他们的计划是:聘请持标准英音的英国家教,从婴儿期开始施加影响。
亚当指出:”早期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浸润式教育,这家人希望孩子能自然习得他们期望灌输的英伦特质。他强调导师必须毕业于”合适的学校——与这家人期望儿子未来就读的同类学府”。他表示:”导师必须是合适的人选,他们将在无意识中通过日常举止自然完成教化。”
这户家庭告诉亚当,理想的候选人还应具备马术、滑雪、艺术和音乐方面的知识或兴趣,以便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兴趣培养。不仅如此,他表示这家人希望家教能帮孩子报名各类课程,让小孩”在三岁左右就能骑小马并学习乐器”。在这家人看来,帮助儿子成为”英国绅士”将引领他走向成功,打开机遇之门。”无论这种想法对错与否,因为这显然是一种阶级宣言,”他补充道。但尽管接受了这么多”英伦特质”的教导,这个孩子是否仍可能从他生活的国际家庭中沾染所谓的文化偏见?”是的,”亚当表示,”这家人知道计划可能落空,但他们秉持’尽力尝试、尽早开始’的态度,因为相关费用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
家教行业部分从业者对此表示担忧。蓝象教育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彼得·崔在博客中写道:”成为双重文化者,乃至实现自我成长,必须是自然浸润的过程,而非人工塑造。”彼得七岁时从中国移居英国,在两种文化的认知与实践中成长,后来考入剑桥大学。
“有人认为单凭一个英伦文化载体就能将英国绅士特质移植给一岁幼童,这种想法在我看来既理想化又不切实际,”他写道。”根据我的经验,从婴儿期配备典型英国家教并不会自动产生他们期望的结果。我从未拥有过这样的家教,却幸运地体验了他们期望儿子获得的诸多经历。”他补充道:”事实上,文化认同无法由外部强加,必须发自内心地自主选择。”
当然,亚当认为英伦特质可以通过教学来传递——并实现商业价值。”世界在这方面的认可,既是值得我们珍视的财富,也是应当把握的机遇,”他表示,”作为英国人,我们不该为此感到难为情,而应引以为豪。”
购买英伦风范的市场不仅让亚当的辅导生意受益,还催生了劳拉·温莎礼仪学院之类的企业。与其他”礼仪专家”一样,劳拉通过收费课程教授人们如何”像英国人那样”享用下午茶、着装打扮与商务交谈。”当今社会变得如此失范无拘,人们开始渴望回归传统礼法,”她表示。礼仪培训的需求主要来自希望在国际商务会议和社交场合应对自如的海外客户,但她也面向儿童开设团体课程。为何要教导孩童礼仪?”因为塑造绅士风范的关键在于第一印象,”她解释道,”举止得体意味着尊重他人,让对方感到舒适与重视。当你使人感觉受到重视时,自然会获得青睐,这便为非凡机遇打开了大门。”
她强调自己传授的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体现在为他人开门、使用’请’和’谢谢’、时刻考虑对方感受等细微之处。”虽然劳拉的学生通常不会年幼至一岁,但这位礼仪专家认为早期培养大有裨益。”从一岁开始熏陶,他们长大后自然成为绅士淑女,这不需要后期’修正调整’,而是内化成本能。反观当下,许多成年人确实需要适当调整,以提升行为举止的得体度。”
然而对于家长丹尼尔(化名)而言,用经典英式礼仪规范培养孩子并非首要任务。”我们非但不推崇英格兰传统价值观,反而力求背道而驰。正试图摆脱英国教育体系的束缚,”他坦言。目前丹尼尔聘请了亚当旗下的明星导师,在课余时间辅导三个孩子。明年举家因工作迁居海外时,这位导师也将随行。对丹尼尔夫妇来说,培养情商和让孩子为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世界做准备才是核心,他们认为这离不开专业导师的指导。
他表示,当前的英国学校体系”不符合现实需求”,并指出伦敦一所私立学校——拉提默中学现已弃用大部分GCSE考试体系,转而采用校内自主评估机制,该机制包含更多小组协作活动与项目式学习。
丹尼尔对此评论道:”如果GCSE资格认证无法获得普遍认可,且不再是黄金标准,那么选择私教指导或许能让我们获得更丰硕的学习成果。”他进一步指出:”在当下的英国教育体系内,比较私立学校教师与这些私教的教学质量,其差距堪称荒谬——这种落差真实存在。”
他补充说明,虽然意识到聘请高端私教属于”经济优渥群体的特权”,但自今年1月增值税政策导致私立学校学费上涨后,他发现为三个孩子聘请私教的成本已与私立教育费用不相上下。”我的孩子在学校可能只能获得普通教师二十分之一的关注度,但若选择私教,则能享受到顶尖教育者三分之一的精心指导——这根本是不需要犹豫的选择。”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d9kljww1z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