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由于一则广告中其前任罗纳德·里根提及关税”伤害每个美国人”的言论,他将立即中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这则由加拿大安大略省赞助、于上周发布的广告节选了里根1987年关于对外贸易的演讲内容。特朗普指责该广告系”伪造”,而里根基金会则声明其”曲解”了前总统的演讲。以下为广告内容与原始演讲的对比分析。

“当有人提出’对外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时,看似通过保护美国产品与就业践行爱国之举。短期内或可见效,然仅能维持片刻。”这是一分钟广告的开场白,此段表述未经篡改。但原始演讲直至近半程处才出现这些语句。里根在1987年广播演说《关于自由公平贸易的全国讲话》开场时提及日本首相将访美,双方将讨论贸易领域的”近期分歧”。当时里根因贸易协定争议刚对部分日本商品加征关税。在抵达广告开场白内容前,他已阐明对关税的反对立场,描述了”唯有自由贸易能带来的繁荣与经济发展”,并指出高关税法案加剧了大萧条。

“长远观之,此类贸易壁垒将伤害每位美国民众,无论是劳动者还是消费者。”广告中此句紧接开场白出现。里根确实说过这些话。然而在原始演讲中,这两句话并非连续呈现,实际间隔超过一分钟的讲话内容,且”长远观之”句实际出现得更早。在介绍日本国事访问后,里根开始解释近期实施关税的原因。他在原演讲中表示:”实施此类关税或任何形式的贸易壁垒与限制,是我极不情愿采取的措施。稍后我将说明其背后的合理经济缘由:长远而言,此类贸易壁垒将伤害每位美国劳动者和消费者。”里根指出部分企业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且违反美日协议,强调本次属”特殊案例”。这为后续演讲奠定基调,他明确表达了对自由贸易的坚持以及对高关税危害的警示。

“高关税必然招致他国报复,并引发激烈的贸易战。”这是广告中的第三句台词,同样出自里根之口。但在原演讲中,这句话与前一句台词并非紧密衔接,两者在演讲中相隔约一分钟。

在1987年的演讲中,里根在阐述关税可能带来的后果时提到:“最终会出现的情况是:首先,本土产业开始依赖高关税形式的政府保护。它们停止竞争,不再进行创新管理和技术变革,而这些正是立足全球市场所必需的。与此同时,更糟糕的情况接踵而至——高关税必然招致他国报复,并引发激烈的贸易战。”

“随后最坏的情况降临:市场萎缩崩溃,企业工厂倒闭,数百万人失去工作。”里根确实在前述内容后说了这句话,但广告删除了中间过渡的若干句子。原演讲中两段内容的完整衔接如下:“高关税必然招致他国报复,并引发激烈的贸易战。其结果将是关税层层加码,贸易壁垒愈筑愈高,市场竞争日益萎缩。很快,由于关税人为抬高了价格,庇护了低效落后产能,民众停止消费。随后最坏的情况降临:市场萎缩崩溃,企业工厂倒闭,数百万人失去工作。”

“世界各国日益认识到,实现共同繁荣的途径在于摒弃保护主义立法,促进公平自由的竞争。”此处广告内容回溯了约一分钟的演讲内容,但措辞保持原样。里根在原演讲中盛赞自由贸易的经济效益并继续表示:“几周前我向加拿大领导人传达的自由贸易理念获得了积极回应。事实上,世界各国日益认识到,实现共同繁荣的途径在于摒弃保护主义立法,促进公平自由的竞争。”他随后阐述了这种认知的“坚实历史依据”:“对于经历过大萧条的我们而言,那段苦难记忆刻骨铭心。”他指出专家普遍认为当时通过的高关税法案“显著加剧了萧条程度,阻碍了经济复苏”。

“美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岌岌可危。”这是里根在关于关税问题的演讲与广告中共同的结束语。广告删减了演讲的最终段落——在未播出的部分中,他誓言“保护美国人民免受摧毁繁荣的保护主义立法侵害”,并批评国会中那些“追求短期政治利益”而“遗忘”贸易关联的数百万就业岗位的反对者。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lyz1e201r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