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曲折谈判之路

东南亚国家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曲折谈判之路

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4月2日突然宣布加征关税时,冲击波最强烈的莫过于东南亚——这个将全球视野与经济模式完全建立在出口基础上的地区。部分国家面临最高达49%的关税,波及从泰国越南的电子出口商、马来西亚芯片制造商到柬埔寨服装厂等众多行业。

“我记得那天清晨醒来,看见他站在白宫草坪前举着公告牌。当时心想:我没看错吧?36%?这怎么可能?”泰国最大代工企业汉纳微电子创始人之子理查德·韩回忆道。

最初面临36%关税的泰国,如今已与多数邻国一样达成协议,将关税降至19%。这场谈判直到最后一刻才尘埃落定——在特朗普设定的8月1日截止期限前两天才最终敲定。整个谈判过程充满波折,且协议具体内容至今仍鲜有细节披露。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十国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达4770亿美元(约合3600亿英镑)。其中越南经济受冲击最为严重,其对美出口额高达137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30%。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越南政府率先与美国展开谈判,并成为该地区首个达成协议的国家,将特朗普施加的46%惩罚性关税降至20%。特朗普声称越南还将全面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耐人寻味的是,越南领导层对此协议始终三缄其口。目前既无具体细节也无签署文件,更有报道显示越南方面并不认同特朗普公布的降税幅度。不过该协议仍为地区其他国家树立了参照标准。

随后印尼与菲律宾相继达成19%的关税协议,尽管两国对美出口依存度相对较低。而泰国作为对美出口大国——去年出口额超630亿美元,约占其出口总量五分之一——本应是最早赴华盛顿争取降低36%关税的国家之一。



但泰国并非越南那样的一党制共产主义国家——后者只需少数领导人快速做出关键决策,几乎无需顾虑企业或公众意见。与坚定盟友韩国和日本类似(两国历经激烈博弈才达成协议),泰国同样需要应对国内政治与民意压力。该国还面临着弱势且内讧不断的联合政府,受制于多方既得利益集团。

更糟的是,泰国此前做出的与贸易完全无关的决策激怒了美方。今年2月,泰国不顾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的警告,将滞留境内十余年的40名维吾尔族寻求庇护者遣返中国。一名泰国贸易官员向BBC透露,5月关税谈判时美国谈判代表仍将此作为不满事项提出。随后某地区陆军指挥官以冒犯君主罪起诉一名美国学者,导致其被监禁并驱逐出境。这些事件使泰国非但未能跻身谈判前列,反而沦为队列末尾。

泰国谈判团队面临的另一重困境是美国要求的关税减免交换条件,特别是对泰国高度保护的农业市场准入权。食品产业在泰国举足轻重,全球农业巨头正大集团就是该国最大企业。美方这一要求令泰国倍感压力。

“越南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另一名泰国贸易官员表示,”他们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提供零关税,让我们这些难以全面开放市场应对美国竞争的国家陷入被动。”

距曼谷三小时车程的那空那育府,沃拉武·西里潘经营着12,000头猪的养殖场——这在猪肉消费量巨大的泰国是重要产业。作为泰国养猪协会活跃成员,他持续游说反对取消美国猪肉关税。”美国农场主生产规模远超我们,成本更低。他们的猪肉价格将更具优势,国内养殖户将难以生存。”

农业市场准入也是此前与日本谈判的争议焦点(日方坚持保护稻农),如今仍是与印度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据信泰国正大等农业巨头也在游说政府抵制美国开放禽肉、玉米等其他领域的要求。BBC获悉,华盛顿每轮关税谈判后,泰国贸易团队与内阁部长之间都会爆发激烈争论。





泰国制造业对美贸易协定的迫切需求

但另一方面,对泰国GDP贡献率远高于农业的制造业者却迫切需求达成协议。”若最终关税达36%,对我们将是灾难性的,”SK Polymer公司副总经理苏帕·苏万皮莫库尔在协议公布前表示。这家企业生产从橡胶到合成材料的各种洗衣机、冰箱、空调零部件,其产品种类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我敢保证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件我们的产品,”他说道。

SK Polymer由苏帕与两位兄弟创立于1991年。这家企业的发展史堪称泰国现代化的缩影——从父亲的小型家族作坊起步,最终乘着奠定泰国经济基础的全球贸易爆发式增长浪潮壮大。作为复杂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他们的产品与来自多国的零部件共同组装成消费、工业或医疗产品出口海外。该公司约20%收入直接来自美国市场,若计入含有其零部件的终端产品,这一比例将显著提升。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整个体系带来了严重干扰。

“我们的利润空间很薄,”苏帕坦言。他表示通过成本削减尚能承受20%甚至25%的关税。在协议公布前接受BBC采访时,他强调不确定性才是最大挑战:”恳请政府务必达成协议,这样我们才能规划业务发展。”





关税政策对东南亚电子产业的影响

对泰国重要产业电子制造业而言,20%的关税税率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整个东南亚地区最终都维持20%左右的税率,采购商就不会寻找替代供应商——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这不过是类似增值税的普通税项。”恒诺微电子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韩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和商品定价用的RFID标签等基础元件,构成了我们数字生活的基石。

韩先生透露,其公司仅约12%的产品直接出口美国,但类似SK聚合物的情况,作为其他制成品零部件间接出口的比例要高得多。但令他忧虑的远不止关税数字本身。

真正令他担忧的是转运问题——美国指控中国通过东南亚进行生产转运以规避关税。据特朗普总统宣称,对于被判定存在转运行为的越南商品,美国将征收40%的惩罚性关税(两倍于新关税税率)。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对中国加征关税后,泰国和越南的外国投资均显著增长,对美出口也随之上升。其中部分源自中国企业转移产能,部分则因产品使用了更多中国产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并非仅来自中国。

在另一家电子制造商SVI的车间里,造价数十万美元的设备中,机器人沿着装配线往返穿梭,将数百个微型元件组装成电路板。快速扫视组件标签可见,它们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

SVI主要为斯堪的纳维亚客户定制安防摄像头、专用放大器和医疗设备。泰国这一重要制造业基地,已然融入极其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几乎不可能为满足美国总统的要求而重组。

根据世贸组织规定,若产品在当地制造过程中增值达40%以上,或像iPhone组装后发生”实质性改变”成为新产品,即可视为本地产品。





特朗普政府无视WTO规则 东南亚国家面临供应链重构挑战

特朗普政府无视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目前尚不清楚何种情况会被认定为转口贸易。但韩先生担忧,若美国坚持要求提高本地化零部件比例或减少中国零部件占比,对泰国企业造成的冲击可能比标准关税税率更为严重。

“东南亚对中国依赖度极高,”他解释道,”中国拥有迄今为止电子等众多行业最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且成本最为低廉。我们或可从世界其他地区采购材料,但价格将大幅攀升。但对泰国、越南、菲律宾或马来西亚而言,要实现50-60%的高本土化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是获得美国原产地证书的前提条件,那么所有企业都将与认证无缘。”

目前相关政策细节尚未披露。尽管特朗普总统宣称美国商品进入菲律宾和印尼已享受零关税待遇,两国政府均予以否认,表示仍有大量条款待磋商。

对启动谈判较晚且疲于应对美方要求的泰国政府而言,达成协议本身已是解脱。具体实施细则通常需数年时间制定,泰国政府只能暂搁置协议执行难题。这种困境并非个案——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竭力应对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

“这种局面必须有个终点,总该停止吧?”韩先生坦言,”问题在于我们根本不清楚游戏规则将如何变化,大家只能原地打转,等待新规则浮出水面。”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ger99z0yp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