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听众朋友们,下午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全球市场收盘回顾》。

现在是 2025 年 9 月 23 日,星期二

今天全球主要市场表现复杂且充满分歧。美股在创下第28个历史新高后遭遇回调,S&P 500指数下跌0.55%至6656.9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最大,达0.94%至22575.23点,科技股领跌。欧洲市场则表现出相对韧性,德国DAX指数上涨0.36%,反映出市场对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决策的正面反应。避险情绪推动黄金价格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本期我们聚焦两大核心矛盾:一是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投资狂潮下的估值争议;二是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路径的政策分歧,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接对股票估值发出的警告。同时,我们还将深度剖析 NVIDIA、Oracle 等五大焦点股票的最新动态。

一、今日五大财经事件深度聚焦

1. AI 基础设施投资狂潮与市场“估值过高”的警告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是支撑当前市场乐观情绪的核心动力。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消息,NVIDIA 宣布计划向 OpenAI 数据中心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 AI 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加上 Oracle、OpenAI 和 SoftBank 此前宣布的五个“星际之门”(Stargate)数据中心站点,总投资额已超过 4000 亿美元,总电力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 17 吉瓦(GW),相当于纽约市高峰期的用电总量。

观点碰撞:

看多阵营: 权威机构报告显示,AI 相关的资本支出(CapEx)被认为是支撑美国经济的关键力量,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没有科技相关的支出,美国经济可能接近或已陷入衰退。这种投资热度被视为科技驱动的持久牛市的早期阶段。

看空阵营: 市场分析师警告,这种投资模式存在“生态内循环”或“供应商融资”的风险。有专家指出,NVIDIA的投资实质上是以现金换取OpenAI购买其芯片的承诺。D.A. Davidson 的专家警告,除了像 Microsoft 和 NVIDIA 这样拥有低资本成本和真实客户的公司外,其他“边缘参与者”(如 Oracle)的价值创造能力被质疑,可能面临价值毁灭的风险。此外,贝恩公司(Bain)的模型预测,到2030年,AI行业可能面临高达8000亿美元的收入短缺,对这种资本狂热发出了明确的估值警示。

2. 美联储降息后的政策分歧加剧及鲍威尔的公开讲话

美联储近期降息 25 个基点的决定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随后其内部对未来政策路径的巨大分歧引发了市场关注。

激进鸽派的呼吁: 新任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他主张今年应总共降息 150 个基点,即一系列 50 个基点的降息。他认为,当前政策立场过于限制性,其风险在于可能不必要地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力市场疲软。他强调,尽快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 2% 至 2.5% 的中性利率是当务之急。

鲍威尔的谨慎态度与市场影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ay Powell)在罗德岛的公开讲话中没有给出进一步降息的明确信号。他重申,在通胀面临上行风险、就业面临下行风险时,“没有无风险的道路”(no risk-free path)。

关键时刻: 最值得关注的是,鲍威尔今天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些资产价格相对于历史水平有所抬高,从许多指标来看,股票价格被高估了”(fairly highly valued)。此言一出,美股应声加速下跌,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打破了连涨势头。尽管他随后补充称,当前并非处于“金融稳定风险高企”的时期,但其对市场估值的直接评论,已成为当日触发美股回调的关键因素。

3. 中国央行(PBOC)维持利率稳定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

与美联储降息的外部环境形成对比,中国央行(PBOC)今天保持了其政策利率的稳定,显示出对国内优先事项的坚持。

政策定力: PBOC 维持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稳定,强调货币政策需侧重国内优先事项,同时考虑内外平衡。这表明短期内央行不急于进一步实施全面宽松。

经济挑战: 权威机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结构“非常不平衡”。今年上半年,净出口对 GDP 增长的贡献超过 30%。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需要大幅提高内需,而非继续专注于供给侧,否则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将给全球南方国家带来挑战,并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

市场表现: 中国 A 股市场今天小幅下跌 0.18%,表现出相对韧性。但受政策审慎立场及超级台风“拉加萨”逼近影响,香港恒生指数跌幅相对较大,下跌 0.70%。

4. 避险需求激增:黄金创新高,加密货币调整

地缘政治风险的持续,特别是中东冲突升级和乌克兰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的紧张局势,推动了避险资产价格达到高点。

黄金创历史新高: 黄金期货价格大幅上涨 1.54%,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收于 3798.40 美元/盎司。这种强劲的表现清楚地反映了投资者对全球不确定性的担忧。

原油市场: 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1.68% 至 63.69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上涨 1.05% 至 67.27 美元。地缘政治因素为油价提供支撑,但全球燃料需求仍受贸易关税担忧压制。

加密货币调整: 加密货币市场普遍走弱,比特币价格下跌 0.95% 至约 111,679 美元。市场情绪指标显示,投资者对高波动性资产的风险偏好下降。尽管如此,传统金融机构如摩根士丹利即将通过 E*Trade 平台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显示出传统资本对该领域的渗透仍在加速。MicroStrategy 等机构仍坚信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长期价值。

5. 宏观地缘政治与贸易热点

今天的宏观消息面为市场带来了一丝贸易缓和的信号,但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的挑战。

中美贸易信号: 美国驻华大使透露,中美两国正在敲定一项可能涉及 500 架飞机的巨额波音飞机订单。这被视为中美关系解冻的积极信号,对波音股价构成了直接支撑。

H-1B 签证劳工成本激增: 特朗普政府决定将 H-1B 签证费用大幅上调至 10 万美元。摩根大通 CEO 杰米·戴蒙(Jamie Dimon)对此表示“出乎意料”,并称此举为对劳动力征收“关税”。分析师认为,这会显著增加科技公司获取海外高技能人才的成本,长期可能影响美国在 AI 领域的创新和竞争力。

二、关注最多的股票及资产标的分析

我们对今天市场讨论最频繁的五个股票标的进行多层次剖析,这些公司的动态集中体现了 AI 投资、周期性复苏和地缘政治催化剂这三大主题。

标的最新动态与市场表现深度分析及观点分歧
NVIDIA (NVDA)昨天收盘大涨近 4%,但今天逆势收跌,市值有所回落。看空观点: 市场开始质疑其向客户 OpenAI 投资 1000 亿美元的“循环性”交易模式,认为这属于供应商融资,是为支撑 AI 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巨大资本强度,而非健康的商业化模式。 看多观点: 这一战略交易仍被视为巩固其 AI 核心地位、确保关键客户关系的关键举措。CFRA 等机构维持其“强力买入”评级,认为 AI 基础设施是长期结构性趋势。
Oracle (ORCL)因与 OpenAI 等合作宣布 4000 亿美元 Stargate 计划而受到追捧,但随后股价回调。估值争议: 尽管公司任命了两名联席 CEO 并力推云计算转型,但分析师指出,Oracle 当前接近 40 倍的市盈率被认为过高。其高昂的借贷成本(可能高达 12%)使其价值创造能力不如微软或 NVIDIA。 多重催化剂: 此外,Oracle 在中美 TikTok 交易框架中扮演关键的“监督者”角色,负责监督算法的重塑和数据存储安全,这为其云业务带来了额外价值。
Micron (MU)盘后公布的第四财季业绩超出预期(调整后 EPS 为 $3.03),且本季度营收和 EPS 指引大幅超预期。AI 驱动的上行周期: 强劲的指引突显了 AI 对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强劲需求,确认了 AI 驱动的内存上行周期“特别强劲且持久”。 获利了结风险: 鉴于美光股价今年已翻倍,很多利好已被提前消化,明天盘中可能面临获利了结的压力。分析师提醒,该行业长期仍存在周期性风险。
Microsoft (MSFT)今天股价随大盘下跌,自 7 月以来涨幅保持在个位数。价值创造者: 微软拥有对 OpenAI 计算能力的“优先购买权”,被视为 AI 价值捕获的“真正赢家”之一,拥有真实的客户基础和极低的资本成本。 技术创新: 微软宣布开发出了一种芯片内冷却系统(in-chip cooling system)来冷却服务器,这一消息导致 Votu 等电力设备公司股价下跌,显示其创新正在影响整个供应链。
Boeing (BA)股价上涨约 2%,受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信号提振。地缘政治催化剂: 美国驻华大使透露,中美两国正在敲定一项涉及约 500 架飞机的巨额波音订单,这是自 2017 年以来的最大一笔对华销售。 历史包袱: 尽管迎来利好,但波音在过去五年中股价表现(涨幅 40%)远逊于竞争对手空中客车(涨幅 230%),主要原因在于其过去五年的多次失误和监管审查。

三、总结与风险提示

内容总结:

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的主题是**“泡沫警报”与“政策分歧”**。AI 投资的巨大规模引发了对“循环融资”的担忧,鲍威尔的讲话直接点燃了市场对高估值的警惕,导致美股回调。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路径存在巨大分歧,而中国央行则维持了审慎的政策立场。在地缘政治方面,黄金价格因避险需求而创下新高,但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波音订单则带来了一线暖意。

风险提示:

投资者需要警惕当前的 双重风险:

1. AI 叙事集中度过高: 市场回报极度集中在少数几只科技巨头(“七巨头”)身上,S&P 500 指数已经历了较长时间没有 5% 以上的回调。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认为市场估值已处于“完美定价”状态,任何不及预期的财报或经济数据都可能成为触发市场回调的导火索

2. 政策不确定性: 美联储内部对中性利率和降息节奏存在激烈争论,这种分歧使得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充满不确定性。市场目前定价今年还会有两次降息,但如果美联储实际行动不如预期,将引发市场震荡。

风险声明: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市场数据或资产标的,仅基于我们掌握的最新消息和分析师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所提及的资产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建议听众进行独立的风险评估和专业咨询。

感谢您的收听,祝您投资顺利,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