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但部分农户认为该国长远发展的未来可能寄托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作物——蓝莓。得益于与全球最大蓝莓进口国中国达成的贸易谈判突破,这个非洲国家向着成为”非洲蓝莓之都”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去年在中国吸烟人数上升的推动下,津巴布韦烟草销售额创下1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相比之下,蓝莓出口额仅3000万美元显得微不足道,但园艺专家克拉伦斯·姆瓦莱对此充满信心。”未来属于健康食品,而非不良嗜好”,他在哈拉雷的仓库中对BBC强调。
中国首次同意进口津巴布韦蓝莓,并关键性地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为这个南部非洲国家挣扎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我们必须趁热打铁”,蓝莓种植户阿利斯泰尔·坎贝尔兴奋地表示。目前主要面向欧洲、中东和东南亚出口的农户们,一旦通过中国的病虫害防控合规审查,将获得巨大的新兴市场准入资格。
这位53岁的前津巴布韦板球队长与人合伙经营着距首都哈拉雷约一小时车程的高科技蓝莓农场,占地50公顷。农场24万株作物全部采用从荷兰或南非进口的盆栽容器,连栽培用土也依赖进口。每株蓝莓每日需接受8次专用处理水灌溉,采收后立即冷链储藏以确保鲜度。
坎贝尔指出,尽管蓝莓种植要求严苛,但回报相当可观——全球对这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超级食品”需求持续增长。由于津巴布韦蓝莓产季早在三月底就开始,能抢先秘鲁等主要竞争对手上市,坎贝尔相信该国必能把握市场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开秘鲁的上市高峰期”,他笑道。
秘鲁既是津巴布韦农户的强劲对手,也是其发展典范。过去10-15年间,该国从全球产量占比不足2%跃居最大蓝莓出口国。今年津巴布韦产量预计增长50%至1.2万吨,而摩洛哥以2024年超8万吨的产量领跑非洲,邻国南非则产出2.5万吨。
受美国关税冲击的南非正积极寻找新市场,中国成为理想选择——除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的斯威士兰外,中国已承诺对所有非洲国家实行零关税政策。
中国尚未批准进口南非蓝莓,这使津巴布韦农户对率先进入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充满期待。津巴布韦与中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达成的这项协议,被称作”本土生产商进入全球增长最快蓝莓市场的空前机遇”。
津巴布韦园艺发展理事会执行理事琳达·尼尔森表示:”该协议是津巴布韦园艺产业的里程碑。我们现在需要协同制定政策,以增加投资、提升产量,并确保我们的蓝莓符合中国严格的质量和植物检疫标准。”
津巴布韦农户正寻求资金支持,以期在2030年前将蓝莓产量提升至3万吨。对此,坎贝尔向BBC表达了谨慎态度:”宣称津巴布韦开放商业环境固然很好,但根本性基础条件仍需完善。”
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政府颁布新法取消租约并向安置农户提供完全地权,但在那场导致众多白人农场被没收的有争议土地改革计划推行二十余年后,投资者仍对其土地安全性存疑。由于津巴布韦正经历严重现金危机,出口商需将近三分之一外汇收入上缴央行兑换本地货币,而多数民众因担心货币贬值不愿执行该政策。
去年津巴布韦通过蓝莓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合2250万英镑)。虽然金额相对有限,但在高失业率背景下,该产业创造的约6000个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女性)显得尤为可贵。
“娇贵的水果需要细腻的双手来采摘,”坎贝尔农场主管丽贝卡·邦佐用绍纳语告诉BBC,“旺季期间最多有300名女性参与采收工作,其中许多人是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如今已能养活全家。”
中小型农场联合组织“库明达”创始人克拉伦斯·姆瓦莱表示,他正推动更多农户投身蓝莓种植。此前他已成功推动其他作物种植——例如约5000户小规模农户如今向英国及其他欧洲市场供应园艺产品(主要是荷兰豆与甜豌豆),这在此前15到20年间是不可想象的。
姆瓦莱指出目前正在寻找约100名年轻农户转型蓝莓种植,以受益于中国向津巴布韦开放市场的决定。“随着中国市场开放…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大发展空间,”他告诉BBC,“过去我们争抢欧洲市场却始终供不应求,如今我们面对的是需要全力满足的广阔市场。这为每个人提供了参与蓝莓生产的机会。”
津巴布韦传统上是烟草种植大国,但在助长中国的吸烟陋习后,如今它希望向中国推广健康食品,并在此过程中力争成为“非洲蓝莓之都”。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5qllgpg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