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印度加征的50%关税已于8月27日正式生效。迄今为止,印度并未采取报复措施,而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地缘政治回应向美国传达不满情绪。这些举措包括:高调尝试与中国修好,以及纳伦德拉·莫迪总理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天津安全论坛会议期间同乘豪华轿车的醒目画面席卷媒体版面。
在国内层面,莫迪宣布为陷入困境的出口商提供部分援助,并即将实施减税政策以缓解对出口的冲击。但新德里政府目前处境艰难: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税僵局持续时间远超预期,与华盛顿的贸易谈判陷入停滞,本就受损的双边关系因美方官员每日的训诫而持续恶化。
其影响极为显著。据某些估算,长期维持50%关税可能使印度GDP削减高达0.8%。本财年印度对美出口额可能减少350亿美元(约261亿英镑),纺织、宝石珠宝、皮革等关键产业数十万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被逼至绝境之际,舆论关注新德里是否会实施反制?若不予反击,其最低代价的选项又是什么?
若以往先例可循,印度从未回避采取报复行动。早在2019年,当华盛顿拒绝豁免该国钢铝产品高额关税时,印度就对包括杏仁和苹果在内的约28种美国商品征收了重税。但专家表示,此次升级贸易战并不符合印度利益。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教授阿什利·特利斯接受The Wire门户网站采访时指出:”报复是代价高昂且徒劳的策略,毕竟印度对美国的依赖远大于美国对印度的依赖。”印度对美国商品出口额达860亿美元,近乎美国对印商品出口额的三倍。
新德里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专家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向BBC表示,印度”支持多极化世界”的象征性回应——包括深化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接触——是明智之举。他补充说现阶段直接反击为时过早。
“鉴于特朗普及其顾问团队的不确定性,印度应至少等待六个月以全面评估美方行动,不仅是50%关税措施,还包括后续可能推出的附加措施。”斯里瓦斯塔瓦建议。
印度只需观察北面更大邻国的遭遇,便能理解贸易报复措施可能引发的后果。当北京实施报复性关税时,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税率曾飙升至约150%。
部分专家提醒,印度还需警惕美国在局势升级时将关税扩大至非商品领域,如服务、数字贸易和外包产业——这些领域占印度GDP的6%。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已警告将调整H1B非移民签证政策(其中70%签证由印度人使用),表明紧张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已超越贸易范畴。
鉴于报复的风险显然很高,印度下一步的最佳选择是什么?专家表示,抵御美国关税风险的最佳缓冲是多元化出口市场。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考希克·巴苏在最近为Project Syndicate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印度现在应”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培育经济与外交关系。这也意味着需要与同样担忧特朗普关税影响的欧洲及拉美政府加强贸易合作”。斯里瓦斯塔瓦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通过外交联盟和贸易多元化,印度才能最好地对华盛顿”施加压力”,而定向报复只能作为最后手段。
有迹象表明,印度政府已在积极推动其他贸易协定。继7月与英国签署全面协议后,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表示,印度-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进入高级阶段。但市场多元化并非速效解决方案。新加坡贸易专家斯里维迪亚·詹达亚拉表示:”对单个出口商而言,在以往没有合作伙伴、客户或业务关系的市场寻找新客户将困难得多。”
印度出口商面临的另一挑战是转向新市场的成本。詹达亚拉指出:”若新客户需要特定产品线、机械、设备或零部件,出口商必须权衡在关税政策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是否值得。”专家认为,鉴于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从长远看寻找新贸易伙伴势在必行。斯里瓦斯塔瓦建议政府必须以战时状态加速市场多元化,例如针对特定行业组织替代市场的贸易代表团,在阿联酋、墨西哥等国建立出口枢纽以规避美国高额关税。他强调当前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技术和质量升级基金紧急提升国内竞争力”,否则印度将进一步将出口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孟加拉国、越南等享有对美贸易优惠条件的亚洲竞争者。
【本文精选自BBC,原文链接: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n76llny57zo】